成语拼音:qíng bù zì jīn
成语解释: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成语出处: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状语;用于描写人的感情
繁体字形:情不自禁
英文翻译:be overcome by one 's feelings
情:1.感情:热情。有情。无情。温情。2.情面:人情。讲情。托情。求情。3.爱情:情书。情话。谈情。4.情欲;性欲:春情。催情。发情期。5.情形;情况:病情。军情。实情。灾情。6.情理;道理:合情合理。不情之请。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禁:[jìn]1.明令取消;制止:严禁走私。2.拘押:监禁。3.法律或习惯所不允许的事:犯禁。违禁物品。4.皇帝的住处:宫禁。紫禁城。[jīn]1.受得住;耐(用):禁得起考验。这件衣服禁穿。2.忍住:不禁大笑。
“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情绪或行为不受控制地流露出来。比如看到路边的小奶猫翻肚皮打滚,你忍不住蹲下来摸它两下——这种“手比脑子快”的反应,就是最生动的例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这和大脑构造有关。科学研究发现,当遇到强烈情绪刺激时,边缘系统会比理性思维区快0.3秒作出反应。就像闻到刚出炉的面包香,还没想清楚要不要买,手已经伸向钱包了。
文学作品中如何运用这个成语?《红楼梦》里黛玉葬花时“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曹雪芹用“情不自禁”四个字,把人物细腻的情感变化写得跃然纸上。这种描写手法能让读者瞬间代入角色心境。
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妙用?朋友聚会时有人突然讲起童年糗事,大家笑得前仰后合。这时候说句“实在是情不自禁”,既化解了尴尬,又活跃了气氛。语言就像调味料,用对了地方效果倍增。
需要刻意控制吗?我的看法是:适度流露反而真实。就像春天柳枝抽芽拦不住,人的真情实感本就不该被铁壳子框住。当然,在重要场合还是需要理性把关,但日常相处中,偶尔的“失控”反而拉近人与人距离。
下次遇到心跳加速或眼眶发热的情况,不妨对自己说:这是鲜活的生命在呼吸。情感像山涧溪流,该奔涌时就让它欢快流淌,只要记得在关键处筑个堤坝就好。毕竟,懂得收放自如才是真正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