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ài zēng fēn míng
成语解释:憎:恨。爱和恨的界限十分清楚。
成语出处: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表示对人和物喜爱与厌
繁体字形:愛憎分明
英文翻译:draw a clear demarcation between whom or what to hate or love
爱:1.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爱祖国。爱人民。他爱上了一个姑娘。2.喜欢:爱游泳。爱劳动。爱看电影。3.爱惜;爱护:爱公物。爱集体荣誉。4.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爱哭。铁爱生锈。5.姓。
憎:厌恶;恨:憎恶。爱憎分明。面目可憎。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明:1.明亮(跟“暗”相对):明月。天明。灯火通明。2.明白;清楚:问明。讲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开;显露在外;不隐蔽(跟“暗”相对):明说。明令。明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4.眼力好;眼光正确;对事物现象看得清:聪明。英明。精明强干。耳聪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弃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视觉:双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义。不明利害。8.表明;显示:开宗明义。赋诗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会,干吗还要为难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乐年间迁都北京。12.姓。
哎哟,说到“爱憎分明”这个成语,你可能会想到电视剧里那些拍桌子瞪眼的大侠——喜欢谁就掏心掏肺,讨厌谁就当面硬刚。但现实生活中,这种性格到底是好是坏呢?咱们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对自家闺女找对象这事,那是标准的爱憎分明。闺女带回来的小伙子要是孝顺长辈,他立马笑得像个弥勒佛;可要是发现对方抽烟酗酒,直接甩脸关门,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你瞧,这老爷子是把“喜欢就捧上天,讨厌就踹下地”玩明白了。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爱憎分明会不会显得太极端啊?”(自问自答环节来了!)其实关键要看场合。就像《包青天》里的包大人,面对贪官污吏那叫一个铁面无私,但对百姓疾苦又关怀备至。这种分明的态度反而成了他的金字招牌。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连同事忘记带午饭这种小事都要上纲上线,那确实容易变成人际关系的“黑洞”。
拿我邻居小王举个栗子,这家伙在垃圾分类这事上简直是行走的教科书。看到有人乱丢厨余垃圾,他能追着人家科普半小时;但要是遇见认真分类的邻居,立马化身夸夸群主。你猜怎么着?半年时间整个小区的分类正确率愣是涨了40%!这说明啥?爱憎分明用对了地方,真能产生正向影响力。
不过咱也得摸着良心说句实话(个人观点预警!):现在这个社会讲究个“灰度空间”,有时候太黑白分明反而吃亏。就像我表姐在职场遇到甩锅同事,她既不当软柿子任人捏,也不当场撕破脸,而是笑眯眯地把责任划分得明明白白。这种既保持原则又不失弹性的做法,不就是新时代的爱憎分明吗?
最后给各位提个醒:做人可以爱憎分明,但千万别变成二极管思维。就像吃火锅,清汤红汤分开煮是讲究,但非要往鸳鸯锅里砌堵墙,那可就有点魔怔了。记住咯,心里有杆秤很重要,但称东西的时候也得看看是不是定盘星卡得太死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