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áng
  • dǎng
  • ch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táng bì dǎng chē

成语解释: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同“螳臂当车”。

成语出处: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武汉义师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盖有螳臂挡车之势,危莫甚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自不量力

繁体字形:螳臂擋車

英文翻译:kick against the pricks

螳臂挡车的意思

螳:螳螂:螳臂当车。

臂:[bì]胳膊:左臂。臂力。振臂高呼。[bei]见〖胳臂〗。

挡:[dǎng]1.拦住;抵挡:拦挡。挡住去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件单衣可挡不了夜里的寒气。2.遮蔽:挡风。挡雨。山高挡不住太阳。3.(挡儿)挡子:火挡。炉挡儿。4.排挡的简称:二挡。空挡。挂挡。倒挡。5.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电、热等量的等级。[dàng]见〖摒挡〗(bìngdàng)。

车:[chē]1.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马车。一辆车。2.利用轮轴旋转的机具:纺车。滑车。水车。3.指机器:开车。车间。4.车削:车圆。车螺丝钉。5.用水车取水:车水。6.转动(多指身体):车过身来。7.姓。[jū]象棋棋子的一种。

成语评论

螳臂挡车”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吧?一只螳螂举起前腿想挡住车轮,这画面是不是既滑稽又悲壮?比如有人问:“小明非要和公司高层争论裁员政策,这不是螳臂挡车吗?”这里的潜台词是:个人力量在庞大体系面前显得渺小,但同时也暗含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倔强。

为什么人们会用“螳臂挡车”来形容这种场景? 这个成语的核心矛盾在于力量对比的悬殊。就像你试图用手拦住一辆滑下山坡的汽车,结果可想而知。但有趣的是,当人们用它时,往往不只是在嘲笑“不自量力”——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时候这句话里还藏着对勇气的微妙肯定。比如环保志愿者对抗大企业污染,旁观者可能摇头说“简直是螳臂挡车”,但眼神里或许带着敬佩。

在现实生活中,这个成语的应用场景远比课本上的解释丰富。比方说新入职的实习生质疑部门传统流程,老同事可能边喝茶边笑:“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不过这事儿吧……”话没说完的潜台词已经呼之欲出。但换个角度看,如果没有这些“螳螂”不断试探边界,很多陈规旧习永远无法打破。

个人观点插播: 我总觉得这个成语被低估了它的积极面。就像西西弗斯推石头上山的神话,重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当代职场中,那些敢于“挡车”的螳螂往往成为推动改变的关键触点——去年某互联网大厂的996改革,最初不就是几个程序员在内部论坛“挡车”引发的吗?

下次听到这个词时,不妨多问一句:说话者是真的在否定,还是在用反话表达支持?语言的多义性就像硬币的两面,而现实中的“螳臂挡车”,说不定正在某个角落悄悄改变着车轮的方向呢。毕竟历史告诉我们,很多伟大的变革,最初都始于“不可能”的尝试。

螳臂挡车的造句

  1. 造句 螳臂挡车,我还安好。-----吴亦凡。吴亦凡 
  2. 造句 你想要阻止这件事情,简直就是螳臂挡车、自不量力.
  3. 造句 硬要违抗税务局,那岂不是螳臂挡车?
  4. 造句 螳臂挡车,自不量力,可笑啊可笑!
  5. 造句 可笑蚍蜉撼大树,螳臂挡车败无几。
  6. 造句 哼,螳臂挡车,不自量力,给我滚开!
  7. 造句 杨庆军也并不怠慢,拔腿就跑,他可不想再尝试与蝰灵战斗的滋味了分明就是螳臂挡车的行为。
  8. 造句 惊讶毫无保留的浮现而出,震惊之余定睛一看,当看到狂言者乃是聂潇的时候,顿时有丝不少人产生出一种螳臂挡车的感觉。
  9. 造句 仅仅四星先天灵者还想强行去抵挡筑基境界的强力一击,这无疑是螳臂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