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è hǔ pū shí
成语解释: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双手使降妖杖丢一个丹凤朝阳饿虎扑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动作凶猛的样子
繁体字形:餓虎撲食
英文翻译:a hungry tiger at its prey
饿:1.肚子空,想吃东西(跟“饱”相对):饥饿。饿虎扑食。肚子很饿。2.使挨饿:牲口多拉几趟不要紧,可别饿着它。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扑:1.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孩子高兴得一下扑到我怀里来。和风扑面。香气扑鼻。2.把全部心力用到(工作、事业等上面):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3.扑打;拍打:扑蝇。海鸥扑着翅膀,直冲海空。小孩的身上扑了一层痱子粉。4.伏:扑在桌上看地图。5.姓。
食:[shí]1.吃。特指吃饭:食肉。废寝忘食。2.吃的东西:面食。小鸡觅食。丰衣足食。3.供食用或调味用的:食糖。食盐。4.人所见到的日、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日食。月食。[sì]拿东西给人吃。[yì]用于人名,如郦食其(jī)(汉朝人)。
哎,你听说过“饿虎扑食”这个成语不?说白了,就是形容动作又快又狠,跟饿急了的老虎扑向猎物似的。举个例子啊,你瞅瞅隔壁老王家的猫,平时懒洋洋的,一看到罐头盖子响,那叫一个“饿虎扑食”式冲刺,连拖鞋都能给它蹬飞喽!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动物吗?”嘿,那可不一定!比如职场上,小张为了抢项目名额,开会时那发言速度,简直是“饿虎扑食”真人版——方案还没投影呢,他PPT都讲到第三页了。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琢磨:“这种‘扑食’劲儿到底是好是坏?”要我说啊,得分场合。像篮球比赛最后三秒,球员来个“饿虎扑食”式抢断,观众席立马炸锅;但要是相亲见面就“饿虎扑食”般查户口,那场面可就尴尬得能抠出三室一厅了。
个人觉得啊,现在这快节奏社会,“饿虎扑食”精神还真不能少。你看那些创业团队抢市场,哪个不是带着这股子猛劲儿?不过咱也得学学猫科动物,该蓄力时猫着腰,看准时机再扑——毕竟老虎也不是24小时饿着肚皮嘛!
最后提一嘴,下次见着谁风风火火办事,别光笑话人家像“饿虎扑食”,没准人家心里门儿清:机会这玩意儿,有时候真就跟红烧肉似的,手慢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