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zhuó biān jì
成语解释:着:接触;挨上;边际:边缘;界限。挨不着边儿。原指无所依靠。现多形容言论空话;不切实际或离题太远;不切主旨。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何涛思想:在此不着边际,怎生奈何!我须用自去走一遭。”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言论空泛,离题万
繁体字形:不着邊際
英文翻译:not to the point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着:[zhe]1.表示动作的持续:他打着红旗在前面走。他们正谈着话呢。2.表示状态的持续:大门敞着。茶几上放着一瓶花。3.用在动词或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后面,加强命令或嘱咐的语气:你听着。步子大着点儿。快着点儿写。手可要轻着点儿。4.加在某些动词后面,使变成介词:顺着。沿着。朝着。照着。为着。[zhuó]1.穿(衣):穿着。吃着不尽。2.接触;挨上:附着。着陆。不着边际。3.使接触别的事物;使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着笔。着眼。着手。着色。着墨。不着痕迹。4.着落:寻找无着。5.公文用语,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施行。[zháo]1.接触;挨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2.感受;受到:着风。着凉。3.燃烧,也指灯发光(跟“灭”相对):炉子着得很旺。天黑了,路灯都着了。4.用在动词后,表示已经达到目的或有了结果:睡着了。打着了。猜着了。5.入睡:一上床就着了。[zhāo]1.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叫一着:高着儿。支着儿。2.同“招3”4.放;搁进去:着点儿盐。5.用于应答,表示同意:这话着哇!。着,咱们就这么办!
边:[biān]1.几何图形上夹成角的射线或围成多边形的线段。2.边缘:海边。村边。田边。马路边儿。3.镶在或画在边缘上的条状装饰:花边儿。金边儿。裙子下摆加个边儿。4.边界;边境:边疆。边防。戍边。5.界限:边际。一望无边。6.靠近物体的地方:旁边。身边。7.方面:双边会谈。这边那边都说好了。8.用在时间词或数词后,表示接近某个时间或某个数目:冬至边上下了一场大雪。活到六十边上还没有见过这种事。9.两个或几个“边”字分别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同时进行:边干边学。边收件,边打包,边托运。10.姓。[bian](边儿)方位词后缀:前边。里边。东边。左边。
际:1.交界或靠边的地方:边际。天际。2.彼此之间:国际。3.时候:值此之际。4.适逢其时;正当:际此盛会。5.中间;里边:脑际。胸际。
哎,你别说,“不着边际”这词儿可真是贴切啊!比如有人开会时滔滔不绝讲半小时,最后同事来一句:“您这方案,咋听着像在火星上盖菜市场呢?”说白了,这就是典型的“不着边际”——想法飘得比风筝还远,就是落不到地上。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那到底咋判断说话有没有‘边际’呢?”其实关键得看逻辑链条是不是焊死了。好比说邻居大妈突然跟你聊:“我家狗昨天吃了块西瓜,你说这房价啥时候能降啊?”你看,这话题跳得比袋鼠还猛,中间连个过渡都没有,可不就是不着边际嘛!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时候天马行空未必全是坏事。你看那些搞创意的,开会时经常从煎饼果子聊到宇宙飞船,最后还真能憋出个好点子。但要是跟老板汇报工作时这么玩,估计年终奖就要“不着边际”地飞走了。所以说啊,得分场合!
我倒是觉得现在这时代,信息碎片化让大伙儿都容易跑偏。刷会儿短视频,从美食教程看到量子物理,再正常不过了。不过话说回来,要是写论文也这么东拉西扯,那查重系统都得给你亮红灯。关键得学会在发散和聚焦之间找平衡,就像放风筝,线轴可得攥紧了。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越是复杂的问题,越容易把人带沟里。比如朋友问你“中午吃啥”,你从黄焖鸡米饭说到全球经济形势,最后饿着肚子聊到三点半。这时候就该提醒自己:先解决主要矛盾,其他都是锦上添花。毕竟吃饱了才有力气思考人生嘛!
说到底啊,“不着边际”这事儿跟导航软件似的,得时不时确认下目的地。聊着聊着发现跑偏了,赶紧来句“说回正题”,比啥都管用。要我说啊,会聊天的人就像好司机,既能带你兜风看风景,又能准时把你送到地儿。这分寸感啊,还真得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