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íng
  • wán
  • l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íng wán bù líng

成语解释:冥:本指昏暗;引申为愚昧;顽:顽固;难开化;灵:聪明敏锐。形容无知的愚昧;不聪明;难开化。

成语出处:唐 韩愈《祭鳄鱼文》:“不然,则是鳄鱼冥顽不灵,刺史虽有言,不闻不知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冥頑不靈

英文翻译:slow-witted

冥顽不灵的意思

冥:1.昏暗:幽冥。晦冥。2.深奥;深沉:冥思。冥想。3.糊涂;愚昧:冥昧。冥顽。4.迷信的人称人死后进入的世界;阴间:冥府。

顽:1.愚蠢无知:冥顽不灵。2.不容易开导或制伏;固执:顽梗。顽疾。顽敌。3.顽皮:顽童。4.姓。5.同“玩1”。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灵:1.灵活;灵巧:灵敏。灵机。灵便。心灵手巧。机件失灵。资金周转不灵。2.精神;灵魂:心灵。英灵。3.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灵。灵怪。4.灵验:灵药。这个法子很灵。5.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灵。移灵。停灵。灵位。灵前摆满了花圈。6.姓。

成语评论

什么是“冥顽不灵”?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固执己见、难以接受新事物。比如有人坚持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即便结果糟糕也不愿调整策略,这时候朋友可能会摇头感叹:“你真是冥顽不灵啊!”

为什么人们会陷入这种状态?核心问题或许在于思维惯性。就像总走同一条路回家的人,哪怕知道新路线更省时,也会因习惯而抗拒改变。某公司主管拒绝采用智能办公系统,坚持手写报表导致效率低下,正是思维定式阻碍进步的典型案例。

如何破解这种困境?尝试建立“弹性认知”是关键。有位退休教师最初排斥线上教学,但通过参加数字技能培训,不仅掌握了新技术,还发现了直播授课的趣味性。这说明,只要愿意跨出舒适区,改变就可能发生。

从个人经验看,冥顽不灵往往源于自我保护机制。曾有位邻居坚持用煤炉取暖,直到参加环保讲座后意识到危害,主动更换了暖气设备。这让我相信,提供温和的引导比强行说服更有效。

观察发现,这种现象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表现。年轻人可能执着于某种理论框架,年长者则容易依赖经验判断。比如大学生辩论时死守课本观点,而老工匠否定3D打印技术,本质上都是认知闭合的表现。

有趣的是,某些领域的“顽固”反而成就了专业深度。传统戏曲演员对基本功的严苛要求,非遗传承人对古法工艺的坚守,这种选择性坚持提醒我们:关键在于区分何时该变通,何时需坚守。

或许真正的智慧在于动态平衡。就像河流既有固定河道又会改道,人既需要保持核心原则,也要适时调整方法。下次遇到意见分歧时,不妨先自问:“我的坚持是基于事实,还是仅仅害怕改变?”

冥顽不灵的造句

  1. 造句 把东西送给不配接受的等于白给,对冥顽不灵的蠢人进忠告等于耳边风。
  2. 造句 他很容易厌烦,非常容易,那些冥顽不灵的人总使他受不了。
  3. 造句 奶奶有许多冥顽不灵的封建思想。
  4. 造句 我仆人约伯就要为你们祈祷;因为我不按你们的冥顽不灵来办你们,是看他的情面的。
  5. 造句 老李那个冥顽不灵的儿子,怎么告诫都没用,昨天又跟同学打架了。
  6. 造句 我已经给了你们很多机会投降,但你们还是冥顽不灵!
  7. 造句 他那个冥顽不灵的儿子,昨天又因打架被拘留了。
  8. 造句 像他这样冥顽不灵的学生,老师束手无策。
  9. 造句 如我们仍冥顽不灵,他就会使用电钻了。
  10. 造句 无论如何冥顽不灵的人,也会因为别人为他无尽的付出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