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íng zào yī shí
成语解释: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成语出处: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三集 科场》:“朱半仙,时文中之能手也,名噪一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繁体字形:名喿一時
英文翻译:enjoy quite a reputation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噪:1.虫或鸟叫:蝉噪。鹊噪。群鸦乱噪。2.大声叫嚷:聒噪。3.(名声)广为传扬:名噪一时。声名大噪。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名噪一时”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名声在某个时间段内非常响亮”。它常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短时间内爆红,但又很快归于沉寂的现象。比如某款社交软件突然全民追捧,几个月后却无人问津;某位网红一夜涨粉百万,第二年已查无此人——这些都可以说是“名噪一时”的典型例子。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事物只能短暂流行?核心原因在于注意力经济的特性。现代社会的海量信息冲刷下,人们的关注点就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很难长久停留在某处。比如短视频平台的爆款内容,往往依赖算法推荐和情绪刺激,当新鲜感消退,流量自然转移。
但名噪一时就毫无价值吗?未必如此。2018年爆红的“锦鲤抽奖”活动,虽然热度只持续了三个月,却永久改变了社交媒体的营销方式。这说明短期现象也可能成为长期变革的催化剂。关键在于能否在声量高峰期完成价值转化,就像夏蝉用短暂的鸣叫吸引配偶,完成生命延续的使命。
如何让名声更持久?观察那些“常青树”式的人物会发现,他们往往在爆红后持续输出扎实内容。好比演员张颂文,早年默默无闻,凭借《狂飙》爆火后依然专注打磨演技。这种“名噪一时而不止于一时”的状态,需要内在实力支撑,就像竹子表面快速生长,地下根系早已积蓄数年能量。
从个人视角看,名噪一时的现象折射出时代的集体焦虑。当“15秒成名”变得触手可及,很多人陷入“不出名就是失败”的认知陷阱。但换个角度想,那些在专业领域深耕十年的人,虽然没有全网刷屏的瞬间,却像陈年老酒般越存越香。或许真正的成功,不在于被多少人短暂记住,而在于创造了多少持久价值。
面对名噪一时的诱惑,保持清醒认知尤为重要。可以把它看作登山途中的云海奇观——驻足欣赏片刻无妨,但真正的目标始终在顶峰。毕竟,时间才是最终的裁判者,它既能瞬间捧起浪花,也会耐心雕琢礁石。当我们学会区分流量泡沫与真实价值,或许就能在喧嚣中找到自己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