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
ㄙˋ ㄌㄧㄨˋ
否
四六 sì liù ㄙˋ ㄌㄧㄡˋ
文体名。多以四字六字为对偶,故称为「四六」。始于六朝的骈文,盛行于唐宋。多颂扬酬应之作,而缺乏真情实感。 唐.李商隐〈樊南甲集序〉:「作二十卷,唤曰『樊南四六』。」 也称为「四六体」。
“四六”代指骈文。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又称“四六”。另:客家话“四六”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很不正经,也有无赖、傻瓜的意思:刘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