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uān
  • dài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kuān yǐ dài rén

成语解释: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对人的态度

繁体字形:寬以待人

英文翻译:be broad-minded toward others

宽以待人的意思

宽:1.横的距离大;范围广(跟“窄”相对):宽银幕。这条马路很宽。他为集体想得周到,管得宽。2.宽度:我国国旗的宽是长的三分之二。这条河有一里宽。3.放宽;使松缓:宽限。宽心。听说孩子已经脱险,心就宽了一半。4.宽大;不严厉;不苛求:宽容。从宽处理。对己严,待人宽。5.宽裕;宽绰:他虽然手头比过去宽多了,但仍很注意节约。6.姓。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待:[dài]1.对待:优待。以礼相待。待人和气。2.招待:待客。3.等待:待业。严阵以待。有待改进。4.需要:自不待言。5.要;打算:待说不说。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认错了人。[dāi]停留:待一会儿再走。也作呆。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语评论

宽以待人”这个词,听起来像一句老生常谈的道理,但它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智慧?举个例子:同事不小心搞砸了项目汇报,你明明心里着急,却对他说:“这次就当积累经验,下次咱们一起提前准备。”这种行为,是不是比抱怨更有助于团队合作?

有人可能会问:“宽容会不会显得自己太好欺负?”其实不然。成语“海纳百川”就是典型例子——大海能包容万千河流,反而成就了自己的广阔。工作中遇到意见不合的伙伴,与其针锋相对,不如用“求同存异”的态度,既保持底线,又留出合作空间,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再比如朋友误会你泄露了秘密,你选择先听对方说完,再解释:“我理解你为什么这么想,但事实是……”这种“以直报怨”的方式,既维护了关系,又澄清了真相。个人认为,宽容不是软弱,而是主动选择用更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场景是家庭矛盾。父母唠叨年轻人熬夜,子女如果回应“我知道你们担心,我会注意调整”,远比一句“别管我”更能化解冲突。这时候,“将心比心”的成语便有了现实意义——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矛盾自然减少大半。

最后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人们容易对陌生人宽容,却对亲近的人苛刻?或许正如“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所说,越亲密的关系越需要刻意练习宽容。下次家人忘记关灯时,试着说句“没事,我顺手关了”而不是埋怨,会发现生活多了份轻松感。

宽以待人的造句

  1. 造句 什么是最大的修养呢?就是宽容。所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我们待人要宽厚、要包容,不管别人待你与不好,都能包容,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修养。
  2. 造句 做人:一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二要谦和为美,多让少争。三要与人为善,切忌骄横。四要仗义疏财,扶危济贫。五要诚信待人,远离是非。
  3. 造句 我们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4. 造句 重言教、重身教、严以律己,学知识、学品德、宽以待人。
  5. 造句 以热情和责任勤恳工作,以真诚与关爱宽以待人。
  6. 造句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廉政自律,从我做起。
  7. 造句 宽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敌。
  8. 造句 多年来,我始终奉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工作作风,与领导与同事和睦相处,热心服务集体、服务他人,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工作成绩也因此而较为出色。
  9. 造句 章太炎是近代着名学者,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生活检朴,从不求虚名。
  10. 造句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一种怎样的胸怀?这是"宰相心里能撑船"的胸怀,这是大海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