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én xīn zì wèn
成语解释: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用于劝人作自我反省
繁体字形:捫心自問
英文翻译:lay the hand on the heart and examine oneself
扪:按;摸:扪心自问。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问: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询问。问事处。不懂就问。答非所问。2.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好。问候。3.审讯;追究:审问。问案。首恶必办,胁从不问。4.管;干预:过问。不闻不问。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问他借两本书。6.姓。
扪心自问,到底是什么意思?字面理解是“用手摸着胸口问自己”,但实际是提醒人们反思自己的言行,直面内心真实的想法。比如你因为马虎搞砸了工作,却想甩锅给同事,这时候不妨扪心自问:“如果我把责任推出去,真的能解决根本问题吗?”答案可能让你脸红——问题根源其实在自己身上。
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自我审视?因为人往往会被惯性思维蒙蔽。就像买股票被套牢时,很多人会不断说服自己“市场会回暖”,却不愿扪心自问:“我的判断是否从一开始就错了?”有个真实案例:某投资者在连续亏损后终于直面这个问题,及时止损转投基金,反而实现了资产增值。
这种行为模式如何影响人际关系?试想朋友借钱不还,你既想维护关系又心疼钱袋。这时扪心自问:“我真正介意的到底是金钱损失,还是对方的失信行为?”有位心理咨询师分享过,当她引导咨询者完成这个自我对话后,超过60%的人选择了坦诚沟通而非隐忍,反而修复了关系裂痕。
现代人尤其需要这种能力。每天被海量信息轰炸时,我们是否扪心自问过:“这条热搜真的与我有关吗?”有个有趣现象:某公司强制员工每天抽五分钟自省,三个月后工作效率提升12%,因为员工更清楚什么值得专注。这印证了我的观点——定期自我审视就像给大脑做体检,能过滤掉大量无效消耗。
这种思考方式是否有副作用?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有人总在深夜反复质问自己“我够不够优秀”,这容易陷入焦虑旋涡。正确做法是像园丁修剪枝叶,既要剪除枯枝败叶,也要给新芽生长空间。不妨试试每周固定时段自省,其他时间该行动就行动,保持动态平衡才是智慧所在。
当看到街边乞讨者时,你会选择快步走过还是施以援手?下次不妨先扪心自问:“我的善意是否带着优越感?”有位志愿者告诉我,当她意识到自己帮助他人时暗藏的虚荣心,反而找到了更真诚的助人方式。你看,这个成语不仅是自我拷问的工具,更是通向内心光明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