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én
  • du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wén bù duì tí

成语解释:文章的内容跟题目对不上。亦指言谈离开了主旨或答非所问。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名人和名言》:“所以太炎先生的第三道策,其实是文不对题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文不對題

英文翻译:be wide of the mark

文不对题的意思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对:1.回答:对答如流。2.向着;朝着:枪口对准敌人。3.对抗;敌对:对手。针锋相对。4.对待。例:对事不对人。5.正确;正常;相合:这话很对。神色不对。数目不对,还差一些。6.把两个东西放在一起比较,看是否相符合:校对。对表。7.使两个东西接触或配合:把破镜片对到一起。对榫。8.投合;适合:俩人很对脾气。对心思。9.成双的:对联。10.搀入(多指液体):对水。11.⑪介词。1.与“对于”用法基本相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对你的建议,他很重视。2.对待:小王对他有意见。3.朝;向:对人民负责。

题:1.题目:命题。练习题。文不对题。出了五道题。2.写上;签上:题诗。题字。题名。3.姓。

成语评论

她睡梦中常说英语—有时文不对题的使人发笑。(冰心《我的学生》)

文不对题的造句

  1. 造句 我问你诗歌,你回我散文,简直是文不对题。
  2. 造句 这篇作文根本文不对题,难怪分数这么低下。
  3. 造句 这篇文章不仅错字连篇,而且文不对题,实在不知如何评分。
  4. 造句 在下笔之前,一定要先认清题意,以免写出文不对题的文章。
  5. 造句 抄袭别人的东西,容易文不对题,会闹出画虎类狗的笑话。
  6. 造句 如果文不对题,纵使文章写得再好,也是枉然。
  7. 造句 这篇《香港之夜》文不对题,内容大半是白天的故事。
  8. 造句 经理对他那文不对题的答话,脸上尽是疑惑的表情,一下子真是不知所措。
  9. 造句 写文章最忌讳文不对题,令人读起来不知所云。
  10. 造句 有的人写起文章,洋洋万言,但却文不对题,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但却答非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