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 wén bù zhí
成语解释:形容毫无价值
成语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没有价值
繁体字形:分文不值
英文翻译:not worth a farthing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值:1.价钱:币值。价值。2.相当;值得:这支笔值五元。不值一提。3.碰到;遇上:正值佳节。4.担任轮到的职务:值班。值日。5.数学上按照数学式演算所得的结果:比值。函数值。
“分文不值”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王花大价钱买了一堆古董瓷器,结果专家鉴定全是现代仿品,他一拍大腿说:“这些玩意儿分文不值啊!”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分文”来比喻没价值?其实古代铜钱中间有方孔,一文钱就是最小货币单位,“分文”连最小单位都不值,自然毫无价值。这个比喻特别形象,就像现在说“连五毛钱都不值”一样直白。
再举个现实案例。老张熬夜写了三个月的工作方案,结果领导看都不看直接扔进碎纸机。同事安慰他时却说:“别难过,你这些纸上谈兵的东西本来就分文不值。”这话虽然扎心,但也点出了职场真相——不能落地的创意再精美也没用。
有人会疑惑:分文不值的东西真就完全没用吗?我倒觉得未必。比如阁楼里爷爷留下的旧渔具,收废品的说分文不值,但每次看到那些生锈的鱼钩,我就想起小时候跟他去钓鱼的时光,这种情感价值哪里是钱能衡量的?
最后看个反常识的例子。直播平台上有人拍卖“空气罐头”,透明玻璃瓶标价888元。网友评论清一色“分文不值”,可没想到当晚还真有十几个买家下单。这提醒我们:价值判断因人而异,你觉得分文不值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可能是精神寄托。
生活中处处可见这种价值悖论。那些被鉴定分文不值的旧物件,可能承载着家族记忆;某些看似分文不值的坚持,或许正在酝酿重大突破。重要的是别被表面估值框住,保持开放眼光,说不定哪天“分文不值”就会变成“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