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 wén bù shòu
成语解释:分:指银子计量的最小单位;文:指制钱的最小单位。一个钱也不接受。比喻不计报酬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3回:“供了素斋,又具白银一两为谢。三藏分文不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比喻不计报酬
繁体字形:分文不受
英文翻译:No money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文:1.字;语言的书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议论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军事的。与“武”相对:文职。文武双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旧指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8.指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文身。文双颊。10.文饰;掩饰:文过饰非。11.⑪量词。用于旧时的铜钱:一文不值。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受:1.接受:受贿。受教育。受到帮助。2.遭受:受灾。受批评。受委屈。3.忍受;禁受:受不了。受得住。4.适合:受吃(吃着有味)。受看(看着舒服)。受听(听着入耳)。
“分文不受”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连一分钱、一文钱都不接受”,通常用来形容人廉洁自律、不贪图利益。举个例子:老张帮邻居修好了漏水的水管,邻居硬要塞钱感谢,他连连摆手说“举手之劳,分文不受”,转身就回家继续浇花去了。
这个成语只能在拒绝金钱时用吗? 其实不然。比如某位设计师婉拒了客户赠送的昂贵礼品,笑着说:“我收设计费已经体现了劳动价值,额外赠礼分文不受。”这里既展现了职业原则,又避免了人情负担。
有个真实故事特别有意思:去年社区改造,施工队队长发现图纸误差避免了大损失,开发商要给他发奖金,他却说:“发现问题是我的本职工作,分文不受。”后来这事传开,找他合作的工程反而多了三成——原来守住底线反而能赢得信任。
我曾在医院见过这样一幕:患者康复后给主治医生送红包,医生把红包转手存进患者的住院账户,说:“治好你是我的天职,分文不受。你要实在过意不去,就把这份心意传给下个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处理方式既坚持原则,又保留了人情温度。
现代社会有个有趣现象:越是公开说“分文不受”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合作机会。就像直播带货的主播明确表示“绝不收取坑位费”,结果品牌方反而更愿意找他合作,因为知道他会用心选品。这种“反向吸引力法则”或许印证了:纯粹的态度本身就有价值。
下次遇到需要表明立场的情况,不妨想想这个成语。它不只是拒绝钱财的托词,更像是给自己的原则划了条金线。就像我家楼下修车的老李常说:“该收的零件钱明码标价,不该收的,多一毛都是砸自己招牌。”这话听着朴实,细品都是处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