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ì jiǔ tiān cháng
成语解释:指时间很久远。日:指时间。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状语、分句;形容经过很长时间
繁体字形:日久天長
英文翻译:for many , many years to come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久:1.时间长(跟“暂”相对):久别。久经锻炼。我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2.时间的长短:你来了有多久?。历时三个月之久。3.姓。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长:[cháng]1.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跟“短”相对)。a)指空间:这条路很长。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b)指时间:长寿。夏季昼长夜短。2.长度: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铁路桥全长6772米。3.长处:特长。取长补短。一技之长。4.(对某事)做得特别好:他长于写作。5.(旧读zhàng)多余;剩余:长物。6.姓。[zhǎng]1.领导人:部长。校长。乡长。首长。2.生:长锈。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3.生长;成长:杨树长得快。这孩子长得真胖。4.增进;增加:长见识。长力气。吃一堑,长一智。
“日久天长”这个词儿,听起来就像一杯温开水——不刺激,但越品越有味道。比如朋友之间,平时可能不常联系,但遇到困难时对方总能第一时间出现,这种默契不就是“日久天长的信任”吗?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得用“日久天长”形容这种关系?其实它强调的正是一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状态,就像老树盘根,看不见的生长却最扎实。
另一个例子是学习语言。很多人总想速成,报个30天突破班,结果学完还是磕磕绊绊。反倒是那些每天背5个单词、坚持三年的人,突然发现自己能看懂外文小说了。这时候才明白,原来“日久天长的积累”比短期冲刺更有穿透力。这里的关键在于:持续的小步前进如何产生质变?答案藏在复利效应里——每天1%的进步,一年后就是37倍的提升。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小区里总抱怨垃圾分类麻烦的邻居,半年后竟然成了环保志愿者。问起转变原因,他说:“看着分类后的垃圾真的变成肥料回归土地,这种看得见的循环让人特别踏实。”这或许就是“日久天长的改变”最生动的诠释——行为的惯性会重塑认知。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太强调即时反馈,反而让“日久天长”成了稀缺品。就像种花,每天盯着土壤看不出变化,但某天清晨推开门,花苞已经挂满枝头。那些愿意把时间维度拉长的人,往往能在喧嚣中保持自己的节奏。毕竟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靠瞬间的爆发力,而是像溪水穿石般的持久力。
最后分享个观察:老家院墙角的爬山虎,十年前才巴掌大,如今已覆盖整面红砖墙。每次回去看到那片绿浪翻滚,都会想起《荀子》里的那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或许这就是“日久天长”给普通人最好的启示:找准方向,剩下的交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