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èi liú mǎn miàn
成语解释: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形容极度悲伤
繁体字形:涙流滿靣
英文翻译:be brimming with tears
泪:眼泪;泪液:泪痕。热泪。泪如雨下。烛泪。
流:1.液体移动:流水。流汗。流血。流泪。流程。流泻。流质。流水不腐。汗流浃背。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像水那样流动不定:流转(zhuǎn)。流通。流寇。流浪。流离。流散。流失。流沙。流露。流萤。3.传播:流言。流传。流芳。流弊。流毒。流行(xíng)。4.指江河的流水:河流。江流。溪流。激流。奔流。5.像水流的东西:气流。暖流。电流。6.向坏的方面转变:流于形式。7.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流放。流配。8.品类,等级:流辈。流派。9.指不正派:二流子。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面:1.头的前部;脸:面孔。面带微笑。2.向着;朝着:背山面水。这所房子面南坐北。3.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面。地面。路面。圆桌面儿。面儿磨得很光。4.当面:面谈。面洽。面交。5.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鞋面儿。这块布做里儿,那块布做面儿。6.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有宽,没有厚。7.部位或方面:正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面面俱到。8.方位词后缀:上面。前面。外面。左面。西面。9.a)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镜子。两面旗子。b)用于会见的次数:见过一面。10.姓。11.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面。豆面。小米面。玉米面。高粱面。12.粉末:药面儿。胡椒面儿。13.面条:挂面。切面。汤面。一碗面。14.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面倭瓜。煮的红薯很面。这个瓜是脆的,那个瓜是面的。
提到“泪流满面”,你会想到什么画面?是听到感人故事时的情难自禁,还是遇到巨大压力后的情绪释放?这个成语本身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类最真实的情感流动。
比如“听到女儿第一次喊爸爸,他瞬间泪流满面,仿佛所有熬夜加班的疲惫都被治愈了”。这里既没有夸张的形容词,也没有复杂的比喻,但“泪流满面”四个字让父子亲情跃然纸上。为什么这个成语能精准传达情感?因为它直接关联着人类共通的身体反应——眼泪不会说谎。
有人问:同样是哭,为何不直接说“哭泣”?试着对比这两个句子:“她在空荡的房间里低声啜泣”和“看到救灾物资送达时,村民们互相搀扶着泪流满面”。前者像特写镜头,后者更像全景画面。“泪流满面”自带场景感,能让读者脑补出面部表情、肢体动作乃至环境氛围。
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场景吗?高考失利的学生站在校门口抹眼泪,与病愈出院的老人抱着家人流泪,两种“泪流满面”传递着截然不同的信息。前者是希望破碎的苦涩,后者是劫后余生的庆幸。这说明同一个成语在不同语境中,能像变色龙般承载多样情绪。
有个有趣现象:现代人越来越习惯用表情包代替眼泪,但看到新闻报道里消防员救出被困婴儿时的落泪画面,仍然会跟着鼻酸。这或许证明,真实的情感共鸣永远需要具体的载体。当我们在写作中使用“泪流满面”,本质上是在邀请读者共享某个生命片段。
下次看到有人泪流满面,不妨多问一句背后的故事。那些顺着脸颊滑落的,可能不只是生理盐水,更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温柔回应。用文字记录这些瞬间时,成语就像调色盘里的颜料,等着被调配出千万种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