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á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ī rì lái fù

成语解释:《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为阳,其他五爻为阴,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称为“来复”。现常指一星期。

成语出处:《易·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一星期

繁体字形:七日來復

英文翻译:week

七日来复的意思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来: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来往。来宾。来信。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来了。开春以后,农忙来了。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来。来一盘棋。来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来。何必来这一套?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来。这个歌我唱不来。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来念一遍。大家来想办法。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来了。他回家探亲来了。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来?9.未来的:来年。来日方长。10.姓。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来是新春。不愁吃来不愁穿。黑白桑葚来大樱桃。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来。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来。一觉醒来。说来话长。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复:1.重复:复写。复制。2.繁复:复姓。复叶。复音词。3.转过去或转回来:反复。往复。翻来复去。4.回答;答复:复信。敬复。电复。5.姓。6.恢复:光复。收复。复原。复婚。7.报复:复仇。8.再;又:复发。复苏。死灰复燃。无以复加。一去不复返。

成语评论

七日来复”这个成语源自《周易》,原指自然规律中事物循环往复的周期现象。比如季节更替,寒冬过后必有暖春;又比如生活中,许多人发现连续加班一周后,身体会明显感到疲惫,但周末好好休息两天,下一周又能恢复状态。这种“七日一循环”的模式,是否真的暗合某种生理或心理的节奏?

举个具体例子:小区门口的面包店每周三固定推出新品,但销量总是前三天火爆、后四天回落,店主便利用这个规律调整生产量,避免浪费。这背后正是“七日来复”的智慧——通过观察周期性波动,主动适应节奏而非对抗规律。我们是否也能用这种思维,找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有人问,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七日周期是否还适用?其实地铁早高峰的拥挤程度、办公软件的使用频率,甚至社交媒体话题的热度,依然呈现清晰的周循环特征。比如短视频平台的热门挑战,往往周一发起、周三爆发、周五消退,创作者若能抓住这个“七日窗口期”,传播效果会事半功倍。

从个人经验看,我在写作时习惯将七天分为“三天收集素材、两天构思框架、两天落笔修改”的节奏。这种刻意制造的周期感,既能避免灵感枯竭,又能防止过度消耗热情。或许“七日来复”的本质不在于精确计算天数,而是提醒我们:给事务设定阶段性的开始与结束,就像给河流修筑堤坝,反而能让能量流动得更顺畅。

当遇到职场瓶颈时,不妨尝试给自己设定“七日实验期”:用七天时间集中突破某个技能短板,或者观察工作流程中的痛点。某位程序员朋友就用这种方法,发现代码调试的高频错误集中在每周前半段,于是调整任务分配方式,效率提升了30%。周期律不是束缚,而是帮我们跳出混乱的观察工具。

《黄帝内经》记载的“女七男八”生理周期,与现代农业的轮作休耕制度,都在印证周期性调节的重要性。当代年轻人流行的“充电日”概念,本质上也是七日节奏的变体——定期清空焦虑、重蓄能量。或许真正的成长,不在于持续冲刺,而在于懂得何时踩下油门,何时松开离合器。

七日来复的造句

  1. 造句 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2. 造句 当服丹之后,灵根真种落于黄庭,七日来复,微阳潜生,遵《参同》之理,以水火熏蒸,不使丝毫渗漏,渐生渐长,阳气充足,百关齐开,百神俱集,霎时胎结。
  3. 造句 当他得知,道家的二十八星宿(即七日来复)比西方的星期(即礼拜)诞生的还要早时,很是赞叹道文化的博大精深。
  4. 造句 一心一意为学生,两袖清风洒热血,三尺讲台献青春,四季辛劳不为名,五尺身躯多保重,六尘不染育后人,七日来复终坚持,八方学子送祝福,九月来到教师节,十分感恩谢谢您。祝教师节。
  5. 造句 一到周末,两眼放光,三人为众,四处游荡,五内俱喜,六神舒爽,七日来复,八方欢颜,九九归一,十分祝愿;周末愉快!
  6. 造句 一心一意为学生,两袖清风洒热血,三尺讲台献青春,四季辛劳不为名,五尺身躯多保重,六尘不染育后人,七日来复终坚持,八方学子送祝福,九月来到教师节,十分感恩谢谢您!
  7. 造句 道教文化区结合了道教“一元初始、太极两仪、三才相和、四象环绕、五行相生、六合寰宇、七日来复、八卦演易、九宫合中”的文化概念,依山而建。
  8. 造句 前三池是长男成象,震庚受符,共用安全之铅七钱,以应天符七日来复之说,以后六池则不用此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