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 bù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同“七步成诗”。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才思敏捷
繁体字形:七步成章
英文翻译:make polished impromptu speech
七:1.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共分七个“七”。3.姓。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埠”(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章:1.诗、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乐章。2.章程;条目:党章。招生简章。3.条理:杂乱无章。4.图章:印章。盖章。5.佩戴在身上的标志:徽章。领章。6.古又同“嫜(zhāng)”。
“七步成章”这个成语,最早说的是曹植能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后来被用来夸赞人文思敏捷。比如你突然被老师点名即兴演讲,结果张口就来一段逻辑清晰、金句频出的内容,同学惊叹:“你这简直是七步成章啊!”这时候的“七步”不再是物理步伐,而是快速反应的象征。
有人问:这成语只能用在写文章吗? 当然不是!比如同事临时请假,你被迫接手他的项目汇报,半小时内理清数据、做好PPT,还能讲得头头是道,老板一句“你这效率真是七步成章”可比单纯夸“厉害”更有画面感。你看,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适用。
我曾在咖啡馆见过有趣一幕:邻桌程序员接到紧急需求,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响,二十分钟后合上电脑对同伴说:“搞定了,七步成章式代码。”同伴笑骂:“别吹了,检查下有没有bug!”虽是玩笑,但生动说明这个成语早跳出了文学范畴,成了高效输出的代名词。
有人困惑:反应快就一定是好事吗? 其实古人早就埋了彩蛋——曹植七步成诗是保命技能,现代人用它更多是应对突发状况。好比炒菜时发现没酱油,能立马想到用蚝油+糖替代,这种急智才是“七步成章”的精髓,重点不在步子多少,而在解决问题的创造力。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短视频创作者常说“七步成片”,指看到热点立刻策划拍摄。但盲目追求速度也可能翻车,就像上次某博主为抢时效,把“量子纠缠”讲成了“量子吵架”,闹出大笑话。所以啊,敏捷和准确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
观察身边那些真正厉害的人,他们“七步成章”的能力往往来自积累而非天赋。就像我写文案的朋友,电脑里永远存着素材库,遇到紧急需求能快速调用重组。这提醒我们:所谓“急智”,其实是厚积薄发的产物,就像武侠片里的高手,出招快是因为早就练熟了套路。
下次听到别人夸你“七步成章”,不妨笑着回一句:“都是被deadline逼出来的!”毕竟现代社会的节奏,早把曹植当年的七步压缩成了七秒。不过也别太焦虑,找到自己的节奏更重要——有人是冲锋枪式输出,有人是狙击枪式精准,关键是把事做成,管它走了几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