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 yán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
成语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指文思敏捷
繁体字形:出言成章
英文翻译:words flow from the mouth as from the pen of a master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章:1.诗、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乐章。2.章程;条目:党章。招生简章。3.条理:杂乱无章。4.图章:印章。盖章。5.佩戴在身上的标志:徽章。领章。6.古又同“嫜(zhāng)”。
哎哟,说到“出言成章”这成语,你肯定听过吧?说白了,就是一张嘴说话就跟写文章似的,逻辑清晰还带点文采。比如同事老张开会时分析项目风险,一二三四列得明明白白,连老板都忍不住插话:“你这真是出言成章啊!”
那问题来了:普通人能练成这本事吗?嘿,还真别说!我邻居家小孩参加辩论赛,天天对着镜子练表达,半年后居然能把垃圾分类政策讲出《史记》的架势。你看,连《礼记》里都写“情欲信,辞欲巧”,说明这事儿有门道可循。
举个反例你品品——上周部门汇报,新来的实习生支支吾吾讲了十分钟,最后总监幽幽冒了句:“小李啊,咱们这是开会,不是玩猜谜游戏。”所以说啊,出言成章可不是显摆文采,关键是让人听得懂、记得住。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个冷知识:古代科举考“策论”时,考生得当场口述治国策略,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出言成章考试吗?难怪人家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肚子里没点墨水,张嘴可就露怯了。
要我说啊,现在短视频刷多了,很多人说话都带“然后...然后...”的口头禅。这时候要能条理分明地说事,绝对算得上超能力。不信你试试,下次点外卖跟骑手说明地址,用“首先小区正门、其次绕过喷泉、最后注意台阶”三步法,保准比发定位还管用。
最后扯点实在的:出言成章的核心在于思维结构化。就像搭乐高,先有框架再填细节。我自个儿试过用“结论-原因-案例”的套路聊天,结果朋友愣是追着问:“你这说话方式跟 TED 演讲似的,报班学的吧?”你看,效果立竿见影。
说到底,语言是思维的衣裳。与其羡慕别人口若悬河,不如每天花十分钟梳理思路。记住啊,能把复杂事情说简单,才是真本事。就像老话说的:“真佛只说家常话”,这才是出言成章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