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ū yǔ chéng zhāng
成语解释:见“出口成章”。
成语出处: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玄奘精通汉梵文,又深探佛学,译经出语成章,笔人随写,即可披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状语、定语;与“下笔成文”连用
繁体字形:出語成章
英文翻译:words flow from the mouth as from the pen of a master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语:[yǔ]1.话:语言。语音。汉语。外语。成语。千言万语。2.说:细语。低语。不言不语。默默不语。3.谚语;成语: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语。旗语。灯语。5.姓。[yù]告诉:不以语人。
成: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成规。成见。成例。成药。7.表示达到一个单位(强调数量多或时间长):成批生产。成千成万。成年累月。水果成箱买便宜。8.表示答应、许可:成!就这么办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难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庄稼比去年增加两成。
章:1.诗、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乐章。2.章程;条目:党章。招生简章。3.条理:杂乱无章。4.图章:印章。盖章。5.佩戴在身上的标志:徽章。领章。6.古又同“嫜(zhāng)”。
哎呦,说到"出语成章"这个成语啊,咱们先唠个实际场景。你见过那种一张嘴就能把事儿说得明明白白的人不?就像老李上周在部门会议上,三句话把项目难点拆解得跟剥洋葱似的,老板当场拍板说"就按这个方案走",这可不就是活生生的出语成章嘛!
不过问题来了,这种能力是天生的还是能练出来的?嘿,我跟你说个秘密——上个月新来的实习生小王,刚开始汇报时紧张得直结巴。结果人家每天对着镜子练即兴表达,昨儿个居然把客户刁钻的问题答得滴水不漏,会议室都有人给他鼓掌了。所以说啊,这玩意儿就跟炒菜似的,火候到了自然香。
要我说,真正的出语成章可不光是口才好。你记得咱们校门口修车的老张头不?大字不识几个,但谁家车有啥毛病,他拿扳手比划两下就能讲清楚病因。有次我好奇问他诀窍,老爷子咧嘴一笑:"手上有活,心里透亮,嘴上自然有门道。"这话糙理不糙,肚子里有货才是硬道理。
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问,那怎么才能做到呢?依我看啊,先得把"怕说错"的包袱甩了。就像学游泳,总在岸上比划姿势有啥用?得真跳水里扑腾。上周参加读书会,有个大姐刚开始发言声音都打颤,结果连着来了三次,现在都能引经据典聊《庄子》了。这进步速度,连主持人都惊掉下巴。
不过要提醒各位,千万别走偏了变成"掉书袋"。前阵子遇见个推销员,满嘴专业术语说得跟天书似的,客户听得云里雾里反而黄了单子。真正的出语成章,得像是给三岁小孩解释彩虹——既要有知识储备,又要会化繁为简。就像我妈解释5G网络,一句"跟孙悟空翻跟斗那么快",全家老小瞬间就懂了。
最后唠叨句实在的,咱们普通人不必追求出口成章的华丽,能把事儿说明白、把理讲透彻,那就是真本事。下次遇到需要表达的场合,记着深呼吸,把脑子里那团乱麻捋直了,保准你说出来的话比上周买的山东大葱还水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