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ěng
  • y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成语解释:以:因;眚:过失,错误;掩:遮蔽,遮盖;德:德行。不因为一个人有个别的错误而抹杀他的大功绩。

成语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指客观看待一个人

繁体字形:不以一眚掩大惪

英文翻译:Don't cover up great virtue with one stroke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意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一:1.最小的正整数。见〖数字〗。2.表示同一:咱们是一家人。你们一路走。这不是一码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红柿。4.表示整个;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专一:一心一意。6.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一歇。笑一笑。让我闻一闻。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笑一声。看一眼。让我们商量一下。7.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动作结果):一跳跳了过去。一脚把它踢开。他在旁边一站,再也不说什么。8.与“就”配合,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一请就来。一说就明白了。9.一旦;一经: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声字前念阳平,如“一半、一共”,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念去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本词典为简便起见,条目中的“一”字,都注阴平。11.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眚:1.眼睛长白翳。2.过错: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3.古又同“省(shěng)”。

掩:1.遮盖;掩蔽:掩口而笑。掩人耳目。掩着怀(上衣遮盖住胸膛而不扣纽扣)。2.关;合:掩卷。虚掩着房门。3.关门或合上箱盖等物时被夹住:手被门掩了一下。4.乘人不备(袭击、捕捉):掩杀。掩捕。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备。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离心离德。3.恩惠;好处:感恩戴德。4.德国的简称。

成语评论

哎哟喂,咱今天聊聊这个“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成语。你品你细品,这词儿听着挺文绉绉的,但说白了就是“别拿小瑕疵盖过大优点”。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考试总拿年级前三,结果某次数学失误考了80分,老师要是光盯着这次失误批评他,那可就真成了“拿放大镜找芝麻”啦!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那生活中这成语到底有啥用啊?”你别说,用处大着呢!比如公司里有个员工平时业绩爆表,结果某天开会迟到被领导当众痛批。这时候要是领导懂得“不以一眚掩大德”,是不是应该先肯定人家长期贡献,再私下提醒考勤问题?这不就是典型的管理智慧嘛!

不过话说回来,这道理说着容易做着难。咱普通人看事情总爱盯着缺点看,就跟手机屏幕上的划痕似的——明明整个屏幕都亮着,非得盯着那道痕看。我自个儿就吃过这亏,有次跟朋友合作搞项目,就因为他交报告晚了两小时,差点把人家三年的交情都给否了,现在想起来真得给自己脑门贴个“冲动是魔鬼”的标签。

再举个历史梗,大伙儿还记得《三国演义》里的张飞不?这老哥虽然脾气爆得跟炮仗似的,但人家守城打仗可是一把好手。要是刘备当年光盯着他喝酒误事那点毛病,估计蜀汉阵营早就凉凉了。所以说啊,看人看事都得讲究个“三七开”,七分看本事,三分容小错。

最后咱唠点实在的,这成语其实藏着个现代生存法则——别当“显微镜式评判家”。现在网上动不动就给人贴标签,明星说错句话能被骂半年,网红发张图能找出八百个槽点。要我说啊,与其当个“找茬专业户”,不如学学怎么当“优点挖掘机”,保准你职场情场都吃香!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造句

  1. 造句 张局长是个好领导,对于小李这一次的过错,也不以一眚掩大德。
  2. 造句 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瑕疵废美玉。
  3. 造句 不以一眚掩大德,老骆,这话是什么意思?
  4. 造句 古今中外,识才用才都强调“不以一眚掩大德”。
  5. 造句 一是记者不囿于“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思维惯性;二是真正的慈善之“善”,应该具有不惧追问的情怀。
  6. 造句 不以一眚掩大德,勿以浮云遮望眼。
  7. 造句 “不以一眚掩大德”,而明星们行为上的不检点,恰暴露出了其道德上的缺陷。
  8. 造句 今天随着社会进步,已有越来越多的历史学者,对任何一个有过贡献的历史人物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不文过饰非,亦不以一眚掩大德。
  9. 造句 如果主流、本质是好的,大节不亏,又有发展前途,就应当大胆使用或加以培养,做到不以一眚掩大德,不因小错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