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yǐ wéi chǐ
成语解释: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
成语出处:《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形容不以为羞耻
繁体字形:不以為恥
英文翻译:not to think it as shameful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以:1.用;拿:以少胜多。晓之以理。赠以鲜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废言。4.表示目的:以广视听。以待时机。5.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广以深。7.姓。8.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县级以上。长江以南。五千以内。二十岁以下。
为:[wéi]1.做:有为。事在人为。敢作敢为。大有可为。2.充当:选他为代表。3.变成;成:一分为二。化为乌有。变沙漠为良田。4.是:十寸为一尺。5.姓。6.被(跟“所”字合用):这种艺术形式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7.常跟“何”相应,表示疑问或感叹:何以家为(要家干什么)?8.附于某些单音形容词后,构成表示程度、范围的副词:大为高兴。广为传播。深为感动。9.附于某些表示程度的单音副词后,加强语气:极为重要。甚为便利。颇为可观。尤为出色。[wèi]1.帮助;卫护: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2.表示行为的对象;替:为你庆幸。为人民服务。为这本书写一篇序。3.表示原因、目的:大家都为这件事高兴。为建设伟大祖国而奋斗。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耻:1.羞愧;羞愧的事:可耻。奇耻大辱。2.认为羞辱:不耻下问。
哎呦喂,这个“不以为耻”的成语啊,说白了就是干了丢脸的事儿还觉得挺光荣。比如有人考试作弊被逮个正着,结果他反而跟同学吹嘘:“我这叫聪明人的操作,你们懂啥?”你品,你细品,这种理直气壮的态度是不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为啥有人会不以为耻呢?”(敲黑板)这事儿啊,说白了就是价值观跑偏了。好比有人天天在办公室甩锅甩得飞起,年终总结却敢写“本人主动承担团队责任”——这种把厚脸皮当优点的操作,可不就是成语的活体演绎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咱得拎得清。你见过那种直播带货翻车的主播没?明明卖的是三无产品,被网友实锤后还梗着脖子说“这是在帮大家省钱”。(摊手)要我说啊,这种把狡辩当本事的本事,可比他们卖的东西“厉害”多了。
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现象。现在网上不是流行“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吗?这说法跟“不以为耻”简直是亲兄弟啊!就像有人在地铁里外放短视频,周围人白眼翻上天了,他还觉得“我这叫传播欢乐”——哎,这脑回路真是清奇得能发电。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人的道德标尺确实容易晃悠。但咱老祖宗早说了“知耻近乎勇”,与其硬撑着不认错,不如大大方方说句“这事儿我欠考虑了”。毕竟嘛,敢认怂才是真勇士,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给大伙提个醒儿:遇到那种把不要脸当铠甲的主儿,咱也别上火。保持自己的判断力,该划清界限就划清界限。记住喽,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咱做好自己可比跟人较劲重要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