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kě sī yì
成语解释:原是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成语出处:《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人或物
繁体字形:不可思議
英文翻译:it is beyond logic and above reason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议:1.讨论;商量:自报公议。2.意见:建议。提议。3.评论:物议。无可非议。
你听说过“不可思议”这个成语吗?嘿,这个词儿乍一听是不是有点玄乎?说白了,它常用来形容那些“完全无法用常理解释”的事儿。比如有人突然中了彩票头奖,或者沙漠里突然下起暴雨,大伙儿第一反应可能就是:“这简直不可思议!”
问题来了,为啥要用“不可思”和“不可议”组合在一起呢?哎呦,这里头有个冷知识——其实这成语原本是佛教用语,指“超越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能描述的境界”。后来才被咱们日常拿来用,比如看到朋友用五分钟背完一整本单词书,你一拍大腿:“兄弟,你这记忆力太不可思议了吧!”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王家的猫会自己开冰箱偷鱼吃,邻居们听说后都说:“这事儿听着就不可思议!”但老王淡定得很:“你们没见它天天蹲在冰箱前研究按钮呢!”你看,有时候所谓“不可思议”,可能只是咱们没仔细观察前因后果。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个有趣的现象。现在科技发展得飞快,十年前觉得手机刷脸支付不可思议,现在连老太太买菜都“咻”一下刷脸结账了。你说这是不是应了那句话——今天的不可思议,可能就是明天的家常便饭?
不过话又说回来,生活中保持点“不可思议感”也挺好。就像看到蚂蚁能搬动比自身体重重50倍的东西,科学家研究了几十年还没完全搞明白原理。这种时候说句“真不可思议”,反倒让人对世界多几分敬畏。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唠句实在的,咱们老祖宗造这成语的时候,估计没想到现在连AI都能写诗作画了吧?要我说啊,与其总把“不可思议”当惊叹词,不如睁大眼睛多观察——说不定哪天你也能从看似魔幻的现象里,咂摸出点科学道理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