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kě xū yú lí
成语解释:须臾:片刻。一会都不能离开。形容至关重要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可离非道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可缺少
繁体字形:不可須臾離
英文翻译:Don't leave in a moment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须:1.助动词。须要:务须。必须。须知。事前须做好准备。2.姓。3.等待;等到。4.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后来泛指胡须:须发。须眉。5.须子:触须。花须。
臾:见〖须臾〗。
离:1.相距,隔开:距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2.离开,分开:分离。离别。离家。离散(sàn)。离职。离异。离间(jiàn)。支离破碎。3.缺少: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4.八卦之一,符号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缡”,妇女的佩巾。7.〔离离〕形容草木茂盛,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8.姓。
哎,这成语"不可须臾离"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连一秒钟都离不开"嘛!比如咱家老张天天念叨:"我这保温杯啊,里头泡着枸杞红枣茶,开会出差都得揣着,真是不可须臾离。"你瞅,这玩意儿已经成了他续命必备。
那问题来了,这成语只能用在具体物件上吗?嘿,格局打开点!比如老王刚创业那会儿,每天跟合伙人老李泡在办公室改方案,客户都调侃他俩"像筷子配碗,不可须臾离"。你看,这不就用来形容人际关系了?
突然想到,现在年轻人手机不离手算不算?要我说啊,这事儿得两说。地铁上看见个小姑娘,手机屏都碎成蜘蛛网了还攥着不放,她妈急得直跺脚:"你这手机是长手上了?不可须臾离是吧?"但换个角度想,现在健康码、移动支付哪个离得开手机?科技发展这把双刃剑,还真让人又爱又恨。
不过话说回来,老祖宗造这成语时肯定没想到现代应用场景。就像我家楼下修鞋匠老周,他那套锉刀用了二十年,有回工具被儿子收走了,急得直嚷嚷:"这些老伙计跟我不可须臾离啊!"你品,这里面既有情怀又有专业坚持,比单纯说"重要"有意思多了。
最后提个醒,啥事讲究个度。就像我表弟备考那阵,咖啡当水喝,结果考试当天肠胃炎发作。所以说啊,再重要的东西也得学会适时放手,毕竟咱们是人使唤物件,可不能反过来被物件使唤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