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ì dì qiān lǐ
成语解释: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旱灾、虫灾等十分严重
繁体字形:赤地千裏
英文翻译:a scene of utter desolation
赤:1.比朱红稍浅的颜色。2.泛指红色:赤小豆。面红耳赤。3.象征革命,表示用鲜血争取自由:赤卫队。4.忠诚:赤胆。赤诚。5.光着;露着(身体):赤脚。赤膊。6.空:赤手空拳。7.指赤金:金无足赤。8.姓。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哎哟喂,今天咱们来唠唠"赤地千里"这个成语!你说这词儿乍一听是不是特吓人?说白了就是形容大灾之后,土地光秃秃连根草都长不出来的惨样。比方说:"那年大旱连着蝗灾,原本肥沃的农田竟成了赤地千里,乡亲们只能啃树皮充饥。"你看,这画面感蹭一下就上来了吧?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这成语现在还能用吗?"嘿!问得好!你想想看,现在虽然天灾少了,但要是哪个地方搞出环境大破坏,比如过度采矿把青山绿水整成秃山恶水,咱们照样能说"过度开发让这片山区赤地千里"。懂了吧?老词儿也能有新用法!
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对比。你见过经济崩溃后的工业区不?那些废弃的厂房、生锈的机器,跟"赤地千里"的意境简直异曲同工。我就亲眼见过老家有个倒闭的化肥厂,十年过去了,方圆五里连野草都长不好,真真儿是现代社会版的赤地千里。
不过咱得说句公道话,这成语虽然听着惨,但用好了特别能警醒人。前阵子看新闻说沙漠治理初见成效,我就寻思啊,与其等灾难来了用"赤地千里"形容惨状,不如现在多栽几棵树,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最后唠点实在的,我发现这成语用得最妙的还是那些历史剧。比如《大秦赋》里演到饥荒场景,镜头一扫遍地焦土,配上句"赤地千里,饿殍遍野",那冲击力,比直接说"闹饥荒了"带劲多了!所以说啊,老祖宗留下的成语,真是越琢磨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