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chǐ fú qiān lǐ
成语解释:一尺长的画幅,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比喻外形虽小,包含的内容很多。
成语出处:《南史 昭胄传》:“幼好学,有文才,能书善画,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紧缩式;作定语;比喻外形小内涵大
繁体字形:尺幅千裏
英文翻译:rich content within a small compass
尺:[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幅:1.布帛、呢绒等的宽度:幅面。单幅。双幅。宽幅的白布。2.泛指宽度:幅度。幅员。振幅。3.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一幅画。用两幅布做一个床单儿。
千:1.数目。十个一百。2.比喻很多:千锤百炼。3.“秋千”的“千”。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哎哟喂,你别说,"尺幅千里"这成语乍一听挺玄乎,但说白了就跟咱们现在的短视频一个道理!比方说老张画的山水扇面,巴掌大的地方愣是画出了三峡的险峻,这不就是典型的"方寸之间见天地"吗?您要问了,这和"千里"有啥关系?嗨,这就好比用手机拍vlog,三分钟能展现整趟西藏之旅的精华,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尺幅千里嘛!
说到这儿啊,我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事儿。您觉得为啥古人非要把"千里"塞进"尺幅"里?要我说啊,这和现代人追求"高效表达"不谋而合!就像小王写年终总结,愣是把半年的项目成果浓缩成三页PPT,重点突出还不啰嗦。不过这里头有个坑——可别光顾着浓缩把关键信息给挤没了,这就跟做浓缩咖啡似的,浓度得有,香味更不能丢!
您猜怎么着?前阵子参观科技展,看见个全息投影地球仪,手机扫码就能看各国实景。好家伙,这不就是数字时代的尺幅千里吗!突然明白这成语的妙处了——既要"缩得巧",又要"看得全"。就像咱刷朋友圈,九宫格照片配段文字,能让老同学瞬间get你这两年的变化,这功夫可不比古人作画容易!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尺幅千里的本事反倒更金贵了。你看那些爆款短视频,哪个不是把复杂知识嚼碎了喂给观众?但这里头有个门道——浓缩不是阉割,就像做冻干水果,既要脱水又要保留营养。所以说啊,能把大事化小还不失精髓的,那都是真本事!
依我看呐,这成语搁今天还能玩出新花样。比如做思维导图,把整本书的脉络理成一张图;或者搞沉浸式戏剧,把百年历史浓缩进两小时演出。关键是得把握住"以小见大"的精髓,就像吃灌汤包,小小一个得包住整碗高汤的鲜味。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