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àng
  • dǎn
  • yóu
  • hú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àng dǎn yóu hún

成语解释:丧:丧失;丧胆:形容恐惧到极点;游魂:魂游。魂魄飘荡无定。形容恐惧至极。形容惶恐无主的样子

成语出处:老舍《骆驼祥子》:“祥子在街上丧胆游魂的走,遇见了小马儿的祖父。”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惊恐

繁体字形:喪膽游魂

英文翻译:Lost heart and soul

丧胆游魂的意思

丧:[sàng]1.丢掉;失去:丧尽天良。丧权辱国。2.情绪低落;失意:懊丧。颓丧。[sāng]跟死了人有关的(事情):丧事。治丧。

胆:1.胆囊的通称。2.(胆儿)胆量:胆怯。胆大心细。胆小如鼠。壮壮胆儿。3.装在器物内部,可以容纳水、空气等物的东西:球胆。暖水瓶的胆。4.(Dǎn)姓。

游:1.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泳。鱼在水里游。2.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游览。游园。游玩。游人。游遍大江南北。3.交游;来往。4.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游牧。游民。游击。游资。5.江河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6.姓。

魂:1.指精神或情绪:梦魂萦绕。神魂颠倒。2.特指崇高的精神:国魂。民族魂。3.泛指事物的人格化精神:花魂。诗魂。

成语评论

丧胆游魂”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极度害怕、心神不宁的状态,就像被吓到连“魂儿都丢了”一样。比如你半夜走山路,突然听到草丛里沙沙响,又看不清是什么东西,这时候可能会吓得浑身发抖,脑子一片空白——这种状态就能用“丧胆游魂”来形容。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和‘魂飞魄散’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都表示恐惧,但“丧胆游魂”更强调长期的心理阴影。比如考试失败后,连续几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总觉得耳边有老师批评的声音,这种持续性的焦虑更贴近“丧胆游魂”的意境。

生活中其实有不少类似场景。比如工作中犯了大错,担心被领导问责,整天坐立不安,开会时手抖得连笔都握不住。这种时候,同事可能会开玩笑说:“你这丧胆游魂的样子,不如先喝杯热水冷静冷静。”不过我个人觉得,与其被恐惧困住,不如直接面对问题,毕竟大多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可怕。

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个成语现在用得少了,但它的核心情绪始终存在。当代人面对裁员危机、社交压力时,那种“心里发虚又无处可逃”的感受,本质上和古人用“丧胆游魂”描述的状态一脉相承。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成语就像情绪的镜子,照见的是人类共通的体验。

最后想说,语言是活的工具。下次遇到让你“丧胆游魂”的事情,不妨试着把它拆解成具体问题:到底在怕什么?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当恐惧变得清晰可见,那个“游走的魂儿”说不定就自己回来了。毕竟,能准确描述情绪,本身就是一种治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