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ān qīng bù yú
成语解释:丹、青:丹砂、青雘,是古代绘画中常用的两种颜料,不易褪色。始终不渝,光明显著。
成语出处: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丹青不渝
英文翻译:Never change
丹:1.红色:丹砂(朱砂)︱丹桂。2.中成药剂型之一。多由数种矿物类药物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也有用一般混合方法制成的。常用以配制丸、散或锭等制剂:补心丹。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渝:1.改变(多指态度或感情):始终不渝。坚贞不渝。2.重庆的别称。3.姓。
嘿,你听说过“丹青不渝”这个成语吗?它字面意思是说丹砂和青雘这两种颜料永不褪色,后来被用来比喻人坚守信念、始终不变。举个例子吧,就像老张坚持二十年每天清晨在公园写生,哪怕刮风下雨也从没停过笔——这可不就是“丹青不渝”的活例子嘛!
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为啥偏偏用绘画颜料来比喻忠诚呢?嗐,这得从古代书画材料说起。古时候的丹砂和石青颜料确实能历经千年不褪色,就像敦煌壁画里的飞天至今色彩鲜艳。所以老祖宗用这个意象,可比咱们现在说“永远爱你”有文化底蕴多啦!
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我邻居王婶开了三十年包子铺,从手推车做到连锁店,始终坚持手工揉面。有次我问她为啥不买机器,她眼睛一瞪:“机器能和出来的面有灵魂?”这话糙理不糙,可不就是“丹青不渝”在现实中的演绎么?
不过依我看啊,现代社会讲究变通,“丹青不渝”也不能变成死脑筋。就像我表弟搞编程,坚持用某个老框架五年,结果技术都更新三代了。这种时候就该像水墨画里的留白,既要有坚守的底色,也得给变化留点空间嘛。
说到底,“丹青不渝”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了。下次看到博物馆里颜色如新的古画,不妨想想:咱们的人生是不是也该调出几笔不会褪色的坚持?当然啦,别忘了像调色盘那样,偶尔加点新颜色才更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