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ǔ shì mò bǐ
成语解释:举:全,皆;举世:全世界。整个人世间没有比类的。形容稀有少见或无与伦比
成语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乙卷:“孝行忠鲠,举世莫比,门表阙台者六所,今古无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繁体字形:舉丗莫比
英文翻译:All over the world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莫:[mò]1.不要:莫哭。2.没有,无:莫大。莫非。莫名其妙(亦作“莫明其妙”)。3.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爱莫能助。4.古同“漠”,广大。5.姓。[mù]古同“暮”。
比:1.比较;较量:比干劲。学先进,比先进。2.能够相比:近邻比亲。坚比金石。演讲不比自言自语。3.比画:连说带比。4.对着;向着:别拿枪比着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着葫芦画瓢(比喻模仿着做事)。6.比方;比喻: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7.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叫做它们的比,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8.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9.a)“一”加量词在“比”的前后重复,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较高下的时候用“比”,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紧靠;挨着:比肩。鳞次栉比。12.依附;勾结:朋比为奸。13.近来:比来。14.等到:比及。
说到"举世莫比"这个词,你可能会联想到那些真正独一无二的存在。比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历经千年风沙依然色彩艳丽,这种将艺术、宗教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案例,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个。这时候可能会问:为什么有些事物能被称为举世莫比?答案就藏在它们兼具历史厚度与不可复制性中。
现代科技领域也有这样的典范。像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独步全球。有人质疑:比它精度高的设备不存在吗?其实关键在于它的综合观测能力——既能捕捉脉冲星又能监听宇宙信号,这种多任务执行的巨型设备,确实是当代工程学的巅峰之作。
在个人成就方面,想到达芬奇手稿里那些超前时代的发明草图。可能有人困惑:现代科技不是更先进吗?但十五世纪就构思直升机原型、绘制人体解剖图这种跨越多个学科的天才创造,放在任何时代都堪称奇迹。这种突破时代局限的想象力,才是最难得的"举世莫比"。
有意思的是,当今互联网时代反而让"举世莫比"变得更难。某个网红景点可能三天就被复制,热门商业模式转眼出现仿品。但杭州国家版本馆给了新启示——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呈现宋代《营造法式》的木质美感,这种古今交融的建筑语言,反而创造了无法被简单模仿的新高度。
观察这些案例会发现,"举世莫比"不一定是天生的。三星堆青铜神树的出土过程就很典型:当考古人员把散落碎片拼合成3.95米高的青铜树时,谁也没想到会重现三千年前的工艺极限。这说明有些举世无双的价值,需要时间与智慧的共同发掘。
最后想到个有趣现象:景德镇老师傅手作的薄胎瓷杯,对着光能透出人影。这种技艺虽不是独家,但每件作品的细微差异反而成就了不可替代性。或许真正的"举世莫比",不在于绝对的完美,而在于那份带着人性温度的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