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ǔ
  • zhōu
  • hǎi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ǔ zhōu sì hǎi

成语解释: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成语出处: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九州四海

英文翻译:in the four seas and nine regions -- in the whole country

九州四海的意思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州:1.旧时行政区划单位。现在有的地方还保留这样的名称,如杭州、苏州。2.指少数民族的自治州。在省或自治区之下,县之上。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成语评论

九州四海”这个成语听起来颇有古风,但放在今天依然鲜活。比如一家创业公司开年会时,老板说:“咱们的产品要走向九州四海,让每个角落的用户都能受益。”这里既保留了成语原本“天下各地”的含义,又赋予了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性——地理边界在数字化浪潮中变得模糊,但人们对优质服务的需求始终相通。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都讲地球村了,用‘九州四海’会不会过时?”其实这正是汉语的妙处。当作家描写跨国文化交流时写道:“展览馆里汇聚着九州四海的工艺品,波斯地毯与苏州刺绣相邻而展,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美感。”成语在此处不仅指地域广度,更暗示着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比直白的“国际化”表述多了份诗意。

笔者曾在新疆旅行时遇到个有趣案例。民宿老板指着墙上的世界地图说:“这两年接待过九州四海的客人,有骑自行车环游亚洲的德国小伙,也有来拍纪录片的阿根廷摄影师。”话音刚落,挪威游客正好推门而入要求续住。这个场景生动说明:当真实的人际互动跨越地理界限时,古老的成语反而比现代词汇更具画面感。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类成语要避免“为古而古”。某次听到中学生演讲时说:“我们要胸怀九州四海,努力学习科技知识。”虽然立意正确,但“九州四海”与“科技知识”的搭配略显生硬。更好的用法或许是:“科研工作者探索九州四海的自然奥秘,从深海热泉到高原冰川都留下足迹。”这样既保持语境统一,又延续了成语承载的探索精神。

语言就像活水,既需要传统的河道,也要开辟新的支流。下次当你想表达“广泛覆盖”或“多元融合”时,不妨试试“九州四海”——它比“全世界”多三分文气,比“五湖四海”多两分悠远,就像给现代话语系了条汉唐纹样的腰带,既有实用功能,又添别样风采。

九州四海的造句

  1. 造句 值此九九重阳节,祝你快乐翱翔九州四海,忧愁宛若九牛一毛,事业顺利一日九迁,爱情到来九九归真,幸运恰如九星连珠,如意就在九九重阳!
  2. 造句 这十全十美的祝福,经历了九州四海八面埋伏七方受敌六尺之孤五花八门的历练,集四方之志纳三邻四舍结二者同心成一心一意,方于十月十日送达你手中。
  3. 造句 放逐烦恼到九霄云外,不要愁肠九转。放飞梦想到九州四海,不要一牛九锁。重阳节到了,祝你越活越精神,越活越年轻。
  4. 造句 开天辟地,盘古创万物,九州四海珍宝现,群雄并出竞相逐!
  5. 造句 九州四海刀兵齐举的乱世春秋中,试看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乞儿,如何在坎坷崎岖的逐鹿中原中,执牛耳,掌天下,打拼出自己不可一世的跋扈。
  6. 造句 玉溪生的锦瑟之音游离于九州四海,太白山上神爵之声响彻在蜀山昆仑。
  7. 造句 妄想等到大明江山摇坠之时,也好振臂一呼,将九州四海收于囊中。
  8. 造句 九州四海,万族林立,爱恨情仇,如火如荼,乱世风云,英雄辈出,究竟谁主沉浮?法宝道术缤纷多彩,古老神仙神话纷至沓来,为你揭开雄伟壮阔的仙神幻想画卷。
  9. 造句 故里天青依旧,九州四海遨游任我。
  10. 造句 九州四海之内,眼所未见,耳所未闻,蹊跷古怪的事情,也不知会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