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ǔ zhōu sì hǎi
成语解释:九洲:指中国;四海:古人认为,中国九州之久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此指中国以外的地方。指中国及四周以外的地方。
成语出处: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洲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
繁体字形:九洲四海
英文翻译:Nine continents and four seas
九:1.八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从冬至起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九“九”为止:数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九尽寒尽。3.表示多次或多数:九霄。九泉。三弯九转。九死一生。4.姓。
洲:1.一块大陆和附近岛屿的总称。地球上有七大洲,即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2.河流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沙洲。三角洲。3.(Zhōu)姓。
四: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海: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海。火海。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海碗。海量。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海枣。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海啦!6.漫无目标地:海骂。她丢了支笔,海找。7.毫无节制地:海吃海喝。8.姓。
“九洲四海”这个成语听起来气势磅礴,但具体该怎么用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老张退休后开着房车环游中国,每到一个省份就发朋友圈说:“我这趟行程算是跑遍九洲四海了!”这里的“九洲四海”既指地理上的广阔,也暗含他体验各地风土人情的满足感。
有人会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国内范围吗?”其实不然。比如国际博览会的宣传语写着“汇聚九洲四海智慧,共创人类未来”,这里的“九洲四海”已经突破地理限制,引申为全球范围的交流合作,展现出开放包容的姿态。
在生活场景中怎么灵活运用?试想社区举办 multicultural festival(多元文化节),主持人可以说:“今天这里聚集了九洲四海的朋友,让我们用掌声欢迎来自五大洲的表演团队!”既保留成语的古韵,又巧妙呼应国际化语境,比直接说“世界各地”更显文化底蕴。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大的魅力在于画面感。当我说“外卖平台让九洲四海的美食触手可及”,听众脑海中会自动浮现中华美食地图;而若换成“各地美食”,冲击力就减弱许多。这种语言张力,正是汉语成语历经千年仍生机勃勃的奥秘。
有趣的是,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赋予了新玩法。有旅行博主这样写:“追着极光跑过九洲四海,才发现最美的风景是回家路上那碗牛肉面。”这里将宏大叙事与生活细节并置,形成强烈对比,反而让成语焕发时代气息。
下次遇到需要表达“广泛覆盖”的场景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就像语言工具箱里的瑞士军刀,既能保持传统韵味,又能切开现代生活的各个层面,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根据语境调整使用角度。语言的活力,正是在这样的创造性运用中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