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én
  • cháo
  • y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rén rú cháo yōng

成语解释:人像潮水般涌来。形容人很多而且拥挤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说言未了,只见人如潮涌,却早十数对哨棒过来,前面列着四把绣旗。”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公众场合

繁体字形:人如潮涌

英文翻译:A flood of people

人如潮涌的意思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潮:1.潮汐,也指潮水:早潮。海潮。涨潮。退潮。2.比喻像潮水那样有涨有落、有起有伏的事物:寒潮。心潮。思潮。学潮。热潮。3.潮湿:受潮。返潮。背阴的房间有点儿潮。4.成色低劣:潮银。潮金。5.技术不高:手艺潮。6.指广东潮州:潮剧。潮绣。7.姓。

涌:[yǒng]1.水或云气冒出:泪如泉涌。风起云涌。2.从水或云气中冒出:雨过天晴,涌出一轮明月。脸上涌起了笑容。3.波峰呈半圆形,波长特别大、波速特别高的海浪。[chōng]河汊(多用于地名):河涌。虾涌(在广东)。

成语评论

人如潮涌”到底用在哪儿最贴切?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国庆假期的热门景点门口,游客们摩肩接踵,安检口排起百米长队,工作人员举着喇叭维持秩序。此时用“入口处人如潮涌,队伍蜿蜒至街角”就能瞬间让人感受到现场的拥挤感。

这个成语只能描述物理空间的人群吗?其实不然。某科技展会新品发布时,直播弹幕铺天盖地刷屏,网友留言以每秒百条的速度刷新。用“评论区人如潮涌,互动热情冲破屏幕”既保留了成语的生动性,又拓展了数字时代的应用场景。

为什么“潮涌”比“人多”更有画面感?我曾在跨年夜的外滩亲历过这种震撼——当倒数计时开始时,千万部手机同时举起,闪烁的屏幕光点真的像海浪般起伏波动。这种动态的、带有方向性的人流涌动,正是成语的精妙所在。

现代城市中哪些新现象适合这个成语?早高峰地铁换乘通道堪称典型范例。当我被裹挟在通勤人流中时,常想起生物学家观察蚁群迁徙的既视感。每个人都带着明确目的移动,形成规律性的群体流动模式,这种场景用“人如潮涌”描述远比简单说“拥挤”更具科学性。

值得思考的是,在数字化生存的今天,线下的密集人群反而成为特殊景观。上周参观博物馆时注意到,虽然VR技术能让人足不出户看展,但现场观众在《千里江山图》真迹前的屏息凝视,那种由物理共在产生的集体震撼,或许正是“人如潮涌”场景不可替代的价值所在。

人如潮涌的造句

  1. 造句 人如潮涌,四方云集,客多;腰包鼓鼓,金钵满满,钱多;财源广进,日进斗金,利盈;生意兴隆,一帆风顺,红火。在新店开业之际,祝朋友开张大吉!
  2. 造句 王世华一惊,仔细看着街道两边,真是商铺林立,人如潮涌,兴旺发达的厉害。
  3. 造句 喜报传来,东昌大街锣鼓喧天,李家大院人如潮涌。
  4. 造句 气势恢弘的迎亲队伍穿过人如潮涌的大街,引来路人的层层围观.
  5. 造句 看着人如潮涌的样子,不禁流下了几滴汗。
  6. 造句 人如潮涌的大都市深圳,当我们走在大街上面对突然伸过来的小手而慷慨解囊时。
  7. 造句 忽觉山似乎震动,他一转身,便望到方圆十几里皆是兵将,人如潮涌,气势惊人,正往此处而来。
  8. 造句 来到帝国大厦下面的时候,时间还早,可是却见到大厦底层,已然是人如潮涌了。
  9. 造句 远处,那些尚在观望的曹兵们一见情形不妙,纷纷抱头鼠窜,刹那间落盔弃刀枪者随处可见,哭爹喊娘声随处可闻,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10. 造句 前天傍晚,绿树成荫的常州金坛市体育馆休闲广场锣鼓喧天,人如潮涌,声势浩大的金坛抬阁“盗仙草”在这里崭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