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ā
  • rén
  • c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ā rén rú cǎo

成语解释:形容杀人多,极轻视人命。

成语出处:清·冒襄《影梅庵忆语》:“群横日劫,杀人如草。”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等

繁体字形:殺人如艸

英文翻译:trample people like mud and ashes

杀人如草的意思

杀:1.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杀生。杀敌。杀鸡取卵。杀一儆百。2.战斗,搏斗:杀出重围。3.消减:杀风景。4.药物等刺激身体感觉疼痛:肥皂水杀了眼睛。5.收束:杀价。杀尾。6.勒紧,扣紧:杀车。7.用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笑杀人。恨杀。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成语评论

杀人如草”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杀人如同割草”,用来形容随意残害生命、视人命如草芥的行为。比如在历史剧中,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台词:“乱世之中,枭雄崛起,杀人如草却无人问责。”这种描述既凸显了时代的残酷,也暗含了对暴力的批判。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草”来比喻?其实,草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赋予“低贱”“易逝”的含义。古人观察到野草春生秋枯、任人践踏,便用它来比喻那些被轻易剥夺的存在。比如《史记》中记载的战役,“秦军攻城,杀人如草,哭声震野”,短短几句便勾勒出战争的惨烈。

值得思考的是,这个成语在今天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虽然现代社会不再有大规模冷兵器战争,但网络暴力、职场霸凌等行为,本质上仍是“轻视他人价值”的延续。比如有人会说:“键盘侠躲在屏幕后攻击他人,言语伤人如草。”这种比喻提醒我们:任何时代都需要对生命保持敬畏。

我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的警示作用远超其字面意义。它像一面镜子,既照见古代权力斗争的野蛮,也映出现代社会的人性弱点。当我们用“草”形容受害者时,潜意识里是否也在合理化某种冷漠?或许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深植于人性中的“区别对待”思维——毕竟每株草都连着土地的根,每个人也都链接着整个社会。

最后分享一个有趣的发现:同样是自然界的比喻,“杀人如麻”侧重数量庞大,“杀人如草”更强调轻视态度。这种细微差别恰恰体现了汉语成语的精准。下次读到这类词语时,不妨多留意背后的视角差异——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思维方式的载体。

杀人如草的造句

  1. 造句 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
  2. 造句 诬陷辛弃疾奸贪凶暴,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
  3. 造句 叶孤城前世本就枭雄一世,杀人如草芥,又是武功高绝,孤傲之极。
  4. 造句 更是杀人如草,早已被归属于邪魔外道。
  5. 造句 天上没有办不到的事,地下没有杀不了的人,这是一个少年所说的话,他是一匹狼,他没有亲人,他嗜血,血使他兴奋,他的身手快如闪电,杀人如草。
  6. 造句 这是一个封建社会,一个没有*权的社会,乱世草头王,杀人如草芥,所以卢照辞感到一丝迷茫,更还有一丝恐惧,对自己生命的恐惧。
  7. 造句 六年前,炎黄帝国的一位顶级炼金机械大师,成功的研究出战争魔偶,据说若能得到风暴帝国的魔法协助,就能在千军万马之中,横冲直撞,杀人如草。
  8. 造句 挂掉电话,叶梦春重新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之中,露出一副书呆子的表情,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杀人如草的杀手。
  9. 造句 虽然苏择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什么正人君子,而且心狠手辣,杀人如草,和“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