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óng
  • shàn
  • dēng
  • cóng
  • è
  • bē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

成语解释: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繁体字形:従善如登,従惡如崩

英文翻译:To be good is to be good; to be evil is to be bad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意思

从:[cóng]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2.采取,按照:从优。3.跟随:愿从其后。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7.次要的:主从。从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竖,直。2.古同“”,放任。

善:1.善良;慈善(跟“恶”相对):善举。善事。心怀不善。2.善行;善事(跟“恶”相对):行善。劝善规过。3.良好:善策。善本。4.友好;和好:友善。相善。亲善。5.熟悉:面善。6.办好;弄好:善后。善始善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擅长;长于:善战。多谋善断。8.好好地:善自保重。善为说辞。9.容易;易于:善变。善忘。10.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登:1.(人)由低处到高处(多指步行):登山。登陆。登车。一步登天。2.刊登或记载:登报。登记。他的名字登上了光荣榜。3.(谷物)成熟:五谷丰登。4.姓。5.同“”(dēng)。

从:[cóng]1.依顺:顺从。盲从。从善如流。2.采取,按照:从优。3.跟随:愿从其后。4.跟随的人:侍从。仆从。5.参与:从业。从政。投笔从戎。6.由,自:从古至今。从我做起。7.次要的:主从。从犯。8.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9.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姓。[zòng]1.古同“”,竖,直。2.古同“”,放任。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崩:1.倒塌:土崩瓦解。2.破裂:豆荚崩开了。两人谈崩了。3.被弹(tán)射的物体击中:注意,别崩了眼睛。4.旧指帝王死亡。

成语评论

哎哟,这个“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可真是老话里有大智慧!说白了,做好事就像爬山一样费劲,学坏却像滚下山坡一样容易。不信?咱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明想每天早起跑步,结果坚持三天就放弃,转头熬夜打游戏倒是分分钟上手。你品,你细品,这不就是“登”和“崩”的现实写照嘛!

等等,为啥人们总说学坏容易学好难?(自问自答模式开启)其实这事儿和大脑的“省电模式”有关。人的本能就是偷懒求舒服,比如吃零食不用教,但健身得跟自己较劲;刷短视频不用学,背单词却要死磕。你懂的,这就是“崩”的诱惑力总比“登”的毅力来得猛啊!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也不是绝对的。拿我邻居张阿姨来说,她坚持垃圾分类三年,现在看到别人乱扔都会主动提醒。你看,习惯成自然之后,“登”也能变成平路走。所以啊,关键得给自己搭个“登山梯”——比如把大目标拆成小步骤,或者找朋友互相监督,这不就降低了难度系数嘛!

那现代社会有啥新情况会影响这个规律?(再来个灵魂发问)现在手机一刷就是几小时,网购点几下就透支,这些“滑坡式诱惑”可比过去多多了。不过反过来看,现在要学好也有新工具啊!比如用打卡APP记录好习惯,或者加入线上学习社群,这不就是新时代的“登山杖”吗?

个人觉得啊,这个成语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它像面镜子。比如上周我本想写工作报告,结果手滑点开游戏直播,回过神来两小时没了——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从恶如崩”吗?但换个角度看,每次抵抗住诱惑的瞬间,其实就是在给“登山”积累体能呢!

说到底,人生不就是不断在“登”和“崩”之间找平衡?关键是要对自个儿有耐心。就像爬山中途喘口气不丢人,重点是不往回滚。下次想偷懒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个成语,问问自己:这次要登山还是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