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ì shuǐ rú yú

成语解释:像鱼和水一样不能离开。形容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多指男女情人。

成语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若不是大恩人拔刀相助,怎能勾好夫妻似水如鱼。”明 张凤翼《红拂记 传奇大意》:“李靖人豪,张姬女侠,相逢似水如鱼。”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夫妻或情侣等

繁体字形:佀水如魚

英文翻译:Like water like fish

似水如鱼的意思

似:[sì]1.像;如同:似是而非。何其相似乃尔。2.副词。似乎;好像:似属可信。貌似有理。3.胜过;超过:人民的生活一天好似一天。[shì]〔似的〕助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动词性词语的后面,表示和某种事物、情况相像:瓢泼似大雨。飞也似跑去。像别人都不知道似。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鱼: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成语评论

似水如鱼”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它到底在说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形容两个人或事物之间配合得天衣无缝,就像鱼离不开水、水也因鱼有了生命力一样。比如一对默契的搭档,或者一个团队中成员各司其职却能完美互补的状态。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关系真的存在吗?现实中会不会太理想化?”其实仔细想想,生活中处处有类似案例。比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父母提供成长所需的支持,而孩子的存在也让父母的人生更完整——这种相互成就的关系,不正是“似水如鱼”的写照吗?

再往深处想:为什么偏偏用“水”和“鱼”作比喻?这背后藏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鱼在水中游动时,水流会自然为其让出空间;而鱼的活动又让水体保持流动,避免成为一潭死水。这种动态平衡的智慧,放在今天的职场协作、家庭关系甚至生态保护中依然适用。

有趣的是,现代人常说的“舒适圈”反而可能打破这种平衡。比如当鱼习惯了恒温水族箱的环境,遇到自然环境变化时反而难以适应。这提醒我们:真正和谐的“似水如鱼”,不是固化的状态,而是能随着环境变化调整的动态关系。

个人看来,数字时代的“似水如鱼”有了新内涵。就像手机和网络看似成了现代人的“水”,但若沉迷其中,反而可能变成被算法控制的“鱼”。或许真正的智慧在于:我们既要善用工具,也要保持独立判断,让科技与人真正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

下次看到配合默契的伙伴,或是感受到自然界的共生现象时,不妨用“似水如鱼”的新视角去观察。你会发现,那些看似理所当然的和谐背后,往往藏着值得深思的相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