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ó yǎn xiāng kàn
成语解释: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这村夫若下山去呵,我和他佛眼相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善意看待
繁体字形:佛眼相看
英文翻译:regard with mercy
佛:[fó]1.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违背,违反。[bì]古同“弼”,辅弼。[bó]古同“勃”,兴起。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看:[kàn]1.使视线接触人或物:看书。看电影。看了他一眼。2.观察并加以判断:我看他是个可靠的人。你看这个办法好不好。3.访问:看望。看朋友。4.对待:看待。另眼相看。别拿我当外人看。5.诊治:王大夫把我的病看好了。6.照料:照看。衣帽自看。7.用在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或词组前面,表示预见到某种变化趋势,或者提醒对方注意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某种不好的事情或情况:行情看涨。别跑!看摔着!。看饭快凉了,快吃吧。8.用在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试一试(前面的动词常用重叠式):想想看。找找看。等一等看。评评理看。先做几天看。[kān]1.守护照料:看门。看自行车。一个工人可以看好几台机器。2.看押;监视:看犯人。看俘虏。
“佛眼相看”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玄乎,但说白了就是“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比如同事不小心搞砸了你的项目,你忍住怒火说“没关系,下次注意”,这就是典型的“佛眼相看”。这时候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宽容?明明是对方的错啊!”其实问题核心在于:面对矛盾,是选择消耗情绪对抗,还是用更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举个日常例子:外卖小哥送餐迟到半小时,你饿得头晕眼花,但看到他满头大汗道歉,最后只说一句“辛苦了,路上注意安全”。这种反应看似吃亏,实则是给自己“减负”——与其纠结他人的失误,不如腾出精力做更有价值的事。这里隐藏一个问题:佛眼相看是不是纵容他人犯错?我的看法是,宽容≠无底线妥协。就像教育孩子,批评错误的同时也要给改进空间,这才是真正的“佛眼”。
再比如家庭矛盾中,老一辈总爱唠叨年轻人熬夜、点外卖。这时候较真争辩往往适得其反,换个角度想:他们表达关心的方式或许笨拙,但底色是爱。有位朋友分享过秘诀:“每次爸妈念叨,我就笑着点头,转身该干嘛干嘛。既保住了和气,又坚持了自己的节奏。”这让我想到:佛眼相看的本质,是不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性接收”?
工作中也常见这类场景。有次团队新人把PPT配色做得像调色盘打翻,作为负责人,我忍住重做的冲动,先肯定他的创意,再悄悄调整了饱和度。三个月后,这个年轻人主动优化了设计逻辑。这件事让我明白:用发展的眼光看人,比盯着当下错误更有建设性。就像种花,与其抱怨幼苗长得慢,不如耐心施肥。
有人担心佛眼相看会显得软弱,其实恰好相反。去年社区里两位阿姨因停车位吵架,李叔上前劝架:“两位姐姐都消消气,我那儿还有老家带来的枇杷膏,润喉特管用!”一句话逗得大家笑场,矛盾自然化解。这种四两拨千斤的能力,反而需要更强的情绪掌控力。说到底,能控制自己反应的人,才是真正的主动方。
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容易陷入“战斗模式”。但观察那些真正活得自在的人,往往具备“佛眼相看”的底层能力——不是无原则退让,而是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下次遇到糟心事时,不妨试试这个思维实验:三年后回头看,这件事还值得我生气吗?答案往往会让你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