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īng yǎn xiāng jiā
成语解释:青眼:眼睛平视。表示对人喜欢或尊敬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对人
繁体字形:青眼相加
英文翻译:Blue eyes add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眼:1.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通称眼睛。2.小洞;窟窿:泉眼。炮眼。拿针扎一个眼儿。3.(眼儿)指事物的关键所在:节骨眼儿。4.围棋用语,由同色棋子围住的一个或两个空交叉点。5.戏曲中的拍子:二黄慢板,一板三眼。6.用于井、窑洞:一眼井。一眼旧窑洞。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加: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二加三等于五。功上加功。2.使数量比原来大或程度比原来高;增加:加大。加强。加快。加速。加多。加急。加了一个人。3.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加符号。加注解。4.“加”跟“加以”用法不同之点是“加”多用在单音节状语之后。5.姓。
“青眼相加”这个成语,源自魏晋时期阮籍“青白眼”的典故——遇到欣赏的人露出黑眼珠(青眼),遇到讨厌的人则翻白眼。如今常用来形容对某人特别重视或赏识。比如同事小王因为踏实肯干,总能在项目汇报时得到领导的青眼相加,甚至主动为他争取培训机会。
为什么用“青眼”不用其他颜色? 这其实与古代文化相关。古人以黑眼珠为“正色”,代表着真诚的注视。就像老师发现学生作文里的闪光点时,那种突然睁大眼睛、身体前倾的状态,本质上是对他人价值的发自内心的认可。
在社区志愿者团队里,张阿姨对年轻成员从不吝啬青眼相加。有次新来的大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漏了预算,她反而笑着鼓励:“创意部分特别棒!咱们一起把数字补上就行。”这种善意关注往往比批评更能激发人的成长动力。
现代职场还需要青眼相加吗? 我认为比过去更重要。在KPI至上的环境中,主动发现同事的独特优势,就像程序员留意到测试员捕捉Bug的敏锐度,这种非功利性的赏识反而能构建更健康的协作关系。有个有趣现象:越是自信的领导者,越习惯对团队成员青眼相加。
朋友间同样适用这个原则。当闺蜜决定裸辞创业时,比起说“太冒险”,更好的回应是:“你总能在混乱中抓住机会,这本事确实值得赌一把。”这种带着洞察力的支持,往往比盲目夸奖更有力量。
需要警惕的是,青眼相加不该沦为技巧性表演。就像父母如果只为让孩子考高分而刻意表扬,孩子很快会察觉其中的功利性。真正的赏识应当像园丁观察植物生长——既看到盛放的花朵,也懂得欣赏曲折枝干中蕴含的生命力。
下次遇到值得鼓励的人和事,不妨让眼神多停留三秒。这种简单的注视,可能比千言万语更能传递“我看到了你的独特价值”。当善意关注形成双向流动时,很多社会关系的齿轮会转动得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