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o guó ān mín
成语解释: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若以礼币请他,拜为上将,可以扫清水寨,殄灭狂徒,保国安民。”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军队的职责
繁体字形:保國安民
英文翻译:secure the state and comfort the people
保:1.保护;保卫:保健。保家卫国。2.保持:保温。保鲜。3.保证;担保(做到):保质保量。保你一学就会。4.担保(不犯罪、不逃走等):保释。取保候审。5.保人;保证人:作保。交保。6.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参看〖保甲〗。7.姓。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安:1.安定:心神不安。坐不安,立不稳。2.使安定:安民。安神。安邦定国。3.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安于现状(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安之若素。4.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安。治安。转危为安。5.使有合适的位置:安插。安顿。6.安装;设立:安门窗。安电灯。咱们村上安有线电视了。7.加上:安罪名。安个头衔。8.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安的什么心?9.姓。10.疑问代词。11.问处所,跟“哪里”相同:而今安在?12.表示反问,跟“怎么、哪里”相同:不入虎穴,安得虎子?。安能若无其事?13.安培的简称。导体横截面每秒通过的电量是1库时,电流强度就是1安。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说起"保国安民"这成语啊,咱老百姓最直接的联想可能就是电视剧里那些披甲执锐的将士。但您要真问"保国安民到底啥意思?"说白了就是既要守住国家疆土,又得让老百姓过安稳日子。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就像去年河南暴雨,消防员连夜转移被困群众——这不就是活生生的"保国安民"?既保护了群众生命安全,也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
不过您可能要问:"这成语和咱普通人有啥关系?"嘿,可别小看自己!就像咱们小区王大爷组织的义务巡逻队,天天帮着社区排查安全隐患。要我说啊,保国安民从来不是单靠英雄人物,每个遵纪守法、热心助人的老百姓都在做贡献。
说到这儿想起个有意思的事。前些天看新闻说某地农民发现古墓主动上报,既保护了文物又避免盗墓风险。您看,这就是典型的"保国安民"思维嘛!既守护了国家文化遗产,又维护了当地治安环境。这事儿给咱的启发是:保国安民不一定非得惊天动地,关键是要有这份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人觉得"保国安民"离日常生活太遥远。要我说啊,这就像吃火锅必须得调蘸料——虽然看不见具体哪味调料起作用,但少了哪样都不对味儿。就像咱们按时纳税、遵守防疫规定这些小事,其实都是在给保国安民添砖加瓦。
您可能还好奇:"现在和平年代还需要保国安民吗?"就拿最近的网络安全来说事儿。程序员老张发现系统漏洞及时修补,这可比古代守城门还重要!毕竟现在网络攻击分分钟影响千万人,所以说保国安民的内涵也得与时俱进。
要让我个人说句实在话,保国安民就像种树——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去年参加社区防洪演练时深有体会,那些疏通下水道的工人师傅,看着不起眼,关键时刻就是保家卫民的"隐形盾牌"。所以啊,咱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从身边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就是大贡献。
最后说个新鲜案例。最近看到大学生开发防诈骗APP,帮老年人识别诈骗信息。您瞧瞧,这不就是新时代的保国安民?用科技手段守护百姓钱袋子,既保了社会安宁,又护了民生福祉。说到底,保国安民这事儿,只要有心,处处都能找到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