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ǔ shǒu mǐ ěr
成语解释:见“俯首帖耳”。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其虎见勤自励到来,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有声,似有乞怜之意。”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驯服的样子
繁体字形:頫首弭耳
英文翻译:be docile and obedient
俯:敬辞,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俯允。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弭:1.平息;消灭:消弭。弭患。弭战。2.姓。
耳:1.耳朵:耳聋眼花。耳闻目睹。2.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3.位置在两旁的:耳房。耳门。4.姓。5.而已;罢了:想当然耳。技止此耳。
“俯首弭耳”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形容一个人完全顺从,不敢有半点反抗。比如公司里新来的实习生小王,面对上司的严厉批评,全程低头不语、点头附和,这就是典型的“俯首弭耳”。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态度到底是好是坏?其实要看场景。比如医生做手术时,助手必须严格按照主刀医生的指令行动,这时“俯首弭耳”能保障效率和安全。但若在团队讨论中一味迎合领导,反而可能错过更好的创意。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情况:父母要求孩子报考不喜欢的专业,孩子虽然内心抗拒,却选择“俯首弭耳”。从短期看避免了冲突,但长远可能埋下遗憾。这里就引出一个关键问题——何时该坚持自我,何时该适当妥协?
我观察到,现代社会更推崇“温和的坚定”。比如谈判桌上,销售代表认真倾听客户需求(俯首),但遇到原则性问题时,会清晰表达底线(不弭耳)。这种既有尊重又有立场的态度,往往比单纯顺从更能赢得信任。
有趣的是,动物界也有类似现象。狼群中地位较低的成员会对头狼“俯首弭耳”,这是维持群体秩序的本能。但遇到外部威胁时,它们又会立刻进入备战状态。这说明完全的顺从从来都不是生存的唯一法则,审时度势才是关键。
下次遇到需要服从的场合,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个要求是否合理?沉默会带来什么后果?有没有更好的沟通方式?就像风筝需要顺着风势起飞,但总得有根线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