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ǒu
  • jiù
  • qí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ǔ shǒu jiù qín

成语解释:低头受擒拿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不反抗

繁体字形:頫首就擒

英文翻译:Bow down and catch

俯首就擒的意思

俯:敬辞,旧时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俯允。

首:1.头:昂首阔步。2.领袖;领导人:元首。首长。3.最先;开始:首创。4.第一;最高:首要。首席代表。5.告发:自首。出首。6.量词。用于诗歌、歌曲等:一首诗。民歌百首。

就:1.凑近;靠近:迁就。避难就易。2.到;开始从事:就位。就业。就寝。就学。就职。3.被;受:就歼。就擒。4.完成;确定:成就。功成名就。生铁铸就的,不容易拆掉。5.趁着(当前的便利);借着(有时跟“着”字连用):就便。就近。就手儿。就着灯光看书。6.一边儿是菜蔬、果品等,一边儿是主食或酒,两者搭着吃或喝:花生仁儿就酒。7.表示动作的对象或话题的范围: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就工作经验来说,他比别人要丰富些。8.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我就来。您稍等一会儿,饭就好了。9.表示事情发生得早或结束得早:他十五岁就参加革命了。大风早晨就住了。10.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想起来就说。卸下了行李,我们就到车间去了。11.表示在某种条件或情况下自然怎么样(前面常用“只要、要是、既然”等或者含有这类意思):只要用功,就能学好。他要是不来,我就去找他。谁愿意去,谁就去。12.表示对比起来数目大,次数多,能力强等:你们两个小组一共才十个人,我们一个小组就十个人。他三天才来一次,你一天就来三次。这块大石头两个人抬都没抬起来,他一个人就把它背走了。13.放在两个相同的成分之间,表示容忍:大点儿就大点儿吧,买下算了。14.仅仅;只:以前就他一个人知道,现在大家都知道了。15.表示加强肯定:我就知道他会来的,今天他果然来了。我就不信我学不会。那就是他的家。幼儿园就在这个胡同里。16.表示假设的让步,跟“就是”2相同:你就送来,我也不要。

擒:抓;捉拿:生擒。欲擒故纵。擒贼先擒王。

成语评论

俯首就擒”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毫无反抗地接受失败或惩罚,比如“面对铁证如山,嫌疑人最终俯首就擒”。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人会选择“认栽”,而不是奋力一搏呢?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公司会议上,小王提出的方案被证明数据造假。当同事们拿出证据时,他脸色发白,低头承认错误——这就是典型的“俯首就擒”。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这种行为到底是明智还是懦弱?我的个人观点是,当错误已成定局时,及时止损可能比强词夺理更有利于长远发展。

再看历史典故。战国时期,败军之将常以“俯首就擒”换取活命机会。有人质疑:这算不算贪生怕死?其实换个角度看,这种选择往往包含着“留得青山在”的生存智慧。就像现代职场中,主动承认失误反而可能获得改进机会,比推诿责任更显担当。

不过要注意的是,“俯首就擒”不等于无底线妥协。比如某食品企业被曝质量问题后,负责人不仅公开道歉,还立即召回产品并赔偿损失。这种“认栽”背后,其实暗含着挽回信誉的积极态度。所以关键不在于是否低头,而在于低头后的行动是否具有建设性。

最后分享一个有趣现象:在电子竞技比赛中,职业选手面对必败局面时,往往会主动点击“投降”按钮。这算不算现代版的“俯首就擒”?某种程度上是的,但正如选手们常说的“保存实力打下一局”,及时认输有时正是为了赢得更大的胜利。生活中的许多选择,或许都藏着类似的辩证智慧。

俯首就擒的造句

  1. 造句 这个年轻人眼睛望着尤蒂丝,仿佛是问她,他应当俯首就擒还是进行反抗.
  2. 造句 蓝欺天,你还不俯首就擒,要不是本大侠侠义为怀,侠肝义胆,你这条老命,可要等你先祖给你多烧几柱香了。
  3. 造句 第十六章四面合围,乌鱼精俯首就擒。
  4. 造句 长蛇自然不甘就此俯首就擒,它的头部向上翘起,身子形成一张弓的形状,瞄准杨澜的左手手腕,电射而来。
  5. 造句 陆长丰咬了咬牙,明知不敌,也不甘心俯首就擒,拿出一把长剑,当面迎上三人。
  6. 造句 要么谈虎变色,怨人尤天;要么束手无策,俯首就擒;要么视而不见,麻木不仁。
  7. 造句 另外五名同学,全部落入罗网,俯首就擒。
  8. 造句 芊芊的实力很快就制服了其他武者,各个俯首就擒在岩浆潭边,而此时欧阳飒燕、梦吟仙子、迦南明轮、陈道四人掎角之势抵御着芊芊强大的灵压。
  9. 造句 人生中最残酷的事,根本不是什么青春老去,芳华凋零,而是面对偌大纷繁的世界,自己成了赤手空拳的俯首就擒者,其无助无力,与幼儿无异。章诒和 
  10. 造句 不干好啊,长鹿部落的阙居大人正好有这个意思,起鸣部落的蒙里哲大人更愿意担当这个中部鲜卑大人的重任,等慕容风俯首就擒后,你就让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