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ù jìng wèn sú
成语解释: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以免违犯。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分句;指尊重别人的文化
繁体字形:入境問俗
英文翻译:on entering a country , inquire about its customs
入:1.进去。与“出”相对:入场。入冬。2.参加:入伍。入团。3.合乎;合于:入情入理。4.收入:岁入。5.入声。
境:1.疆界;边界:国境。入境。2.地方;区域:渐入佳境。如入无人之境。3.境况;境地:家境。处境。事过境迁。
问:1.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请人解答:询问。问事处。不懂就问。答非所问。2.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好。问候。3.审讯;追究:审问。问案。首恶必办,胁从不问。4.管;干预:过问。不闻不问。5.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问他借两本书。6.姓。
俗:1.风俗:习俗。移风易俗。2.大众的;通行的;习见的:约定俗成。通俗。3.趣味不高的;令人厌恶的:庸俗。俗气。4.没出家的人;世俗:僧俗。还俗。
“入境问俗”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到了一个新地方,先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比如小李第一次去云南旅游,出发前特意查了傣族的节日禁忌,结果参加泼水节时既没闹笑话,还和当地人玩得特别开心——这就是典型的“入境问俗”。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强调“问俗”呢?其实这背后藏着人际交往的智慧。就像同事小张调去广州分公司,他提前学了几句粤语问候语,开会时主动用“早晨好”打招呼,团队氛围立刻变得融洽。语言和习俗就像钥匙,能打开当地人心里那扇门。
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更显重要。去年我去川西徒步,向导特意提醒别对着圣湖大声喧哗。当同行游客都安静拍照时,有个大叔突然对着湖面喊山,结果被藏民严肃制止。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尊重习俗不是做表面功夫,而是对文化差异的真诚接纳。
再举个反例:朋友公司派员工去中东谈合作,业务员穿着短袖就去见客户,对方全程冷脸。后来才知道,当地商务场合必须穿长袖衬衫。你看,忽视习俗可能直接导致机会流失。这时候“入境问俗”就不是建议,而是必备的生存技能了。
其实这个道理放之四海皆准。大学生去实习单位,先摸清办公室的茶水间文化;外国人到中国吃饭,学会用筷子比用刀叉更让人亲近。当我们在新环境里主动观察、虚心请教,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善意。下次当你踏入陌生土地时,不妨多问一句:“这里的习惯是怎样的?”或许惊喜就在这个问题的答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