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iān rén zhī yǒng
成语解释: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成语出处:《汉书 韩信传》:“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人很勇敢
繁体字形:兼人之勇
英文翻译:A man of courage
兼:1.把两份并在一起;加倍:兼旬(二十天)。兼程。2.所具有的或所涉及的不只一方面:兼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勇:1.勇敢:勇武。奋勇。越战越勇。智勇双全。2.清朝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不在平时编制之内的兵:散兵游勇。3.姓。
“兼人之勇”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其实它的意思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能顶得上两个人的勇气”。但这里说的“勇气”不只是指胆量,更强调在困难面前展现出的综合能力,比如魄力、担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呢?咱们来看几个例子。
比如在职场上,同事小张同时负责两个项目,不仅按时完成任务,还能主动帮团队解决突发问题。领导夸他:“小张真是有兼人之勇,一个人能扛起双倍的压力!”这里的“兼人之勇”既认可了他的效率,也突出了他在复杂情况下的稳定心态。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吃苦耐劳”有什么区别?其实,“兼人之勇”更侧重在“超常发挥”的场景。比如普通人遇到突发事件可能会慌乱,但有兼人之勇的人会迅速冷静下来,甚至主动承担更多责任。就像邻居王阿姨,家里老人突然生病,她一边照顾病人,一边协调子女的工作安排,还能抽空给社区志愿者帮忙——这种“一人分饰多角”的能力,就是典型的兼人之勇。
我个人觉得,现代社会特别需要这种品质。不是说要当“超人”,而是培养在压力下保持灵活思维的能力。比如工作中接到临时任务,与其抱怨“这不是我的职责”,不如想想:“我能不能用现有资源多走一步?”这种积极应对的心态,其实就是兼人之勇的现代版诠释。
不过要注意,兼人之勇不等于大包大揽。真正的关键在于“选择性地承担”。就像篮球比赛里的全能球员,既要能得分,也要懂什么时候该传球。如果只是盲目逞强,反而可能耽误整体进度。所以,如何在担当与协作之间找到平衡,可能是实践这个成语时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次遇到需要挺身而出的情况,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挑战是否在我的能力范围内?能否通过合作让效果翻倍?想清楚了这些,或许我们都能在生活里找到展现“兼人之勇”的合适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