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fēn xié pò jìng
成语解释: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又明陶宗仪《辍耕录·贤妻致贵》载,宋程鹏举被虏于张万户家为奴,娶张所虏宦家女某氏为妻。妻见程才貌不凡,非久
成语出处: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分鞋,见示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夫妻之间
繁体字形:分鞵破鏡
英文翻译:divide the hairpins and break the mirrors
分:[fēn]1.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4.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辨别:区分。分析。6.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7.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fèn]1.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料想:“自分已死久矣”。4.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鞋: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的东西,没有高筒。有草制、布制、皮制、塑料制等多种。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镜:1.用来映照形象的器具:镜子(亦指“眼镜”)。镜台。镜匣。镜奁。铜镜。穿衣镜。2.利用光学原理制造的各种器具,上面的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镜头。镜片。眼镜。胃镜。凸镜。凹镜。三棱镜。望远镜。显微镜。3.监察,借鉴:镜戒。4.照耀:“荣镜宇宙”。
“分鞋破镜”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想象一下:兄弟俩分家时把一双鞋撕成两半,夫妻吵架时摔碎了镜子——这些场景是否让你联想到某种“彻底决裂”的状态?
比如公司团队解散时,有人会说:“咱们这次重组就像分鞋破镜,但各自带着碎片也能拼出新版图。”这时候有人问:“分鞋破镜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其实未必。古代故事里,兄弟分家后反而在不同领域闯出名堂,就像把一双鞋拆开后,一只成了登山靴,另一只变成了舞鞋。
最近遇到朋友处理离婚事务,她苦笑着说:“别人觉得我们是破镜难圆,我倒觉得是把两面碎镜改成了马赛克壁画。”这让我想到:成语的现代解读是否需要更灵活?当传统语境里的“决裂”遇上当代人的创造性思维,反而催生出新的可能性——比如职场转型时主动选择“分道而行”,反而打开了跨界合作的机会。
有个历史细节常被忽略:北宋《太平御览》记载的“分鞋”典故里,主人公其实是用半只鞋作为信物,约定二十年后凭此相认。这让我联想到:表面的分离是否藏着更深层的联结?就像现代人跳槽时虽然离开原团队,却可能在行业生态中形成新的价值网络。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破碎中的完整性”。去年参观陶瓷修复展时,金缮工艺师将碎裂的茶碗用金线缝合,裂纹反而成了独特纹路——这种“破碎重生”的智慧,或许正是重新理解“分鞋破镜”的钥匙。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各种形式的“分离时刻”,不妨想想:这是终点,还是另一种形态的起点?
下次看到有人用这个成语时,或许可以多问一句:“你们分的是哪种鞋?破的是哪面镜?”答案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毕竟,老话新解从来不是推翻传统,而是让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