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è qiè yú xīn
成语解释:切切:情意恳切的样子。牢牢地记在心里。形容殷切思念
成语出处: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一折:“自从父母亡过,那郑彩鸾也不知去向,小生常切切于心,不能见面。”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思念等
繁体字形:切切于心
英文翻译:Cut to the heart
切:[qiē]1.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切西瓜。把肉切成丝儿。切断敌军退路。2.直线与圆、直线与球、圆与圆、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qiè]1.合;符合:文章切题。说话不切实际。2.贴近;亲近:切身。亲切。3.急切;殷切:迫切。恳切。回国心切。4.切实;务必:切记。切忌。切不可骄傲。5.用在反切后头,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如“塑,桑故切”。见〖反切〗。6.姓。
切:[qiē]1.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切西瓜。把肉切成丝儿。切断敌军退路。2.直线与圆、直线与球、圆与圆、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qiè]1.合;符合:文章切题。说话不切实际。2.贴近;亲近:切身。亲切。3.急切;殷切:迫切。恳切。回国心切。4.切实;务必:切记。切忌。切不可骄傲。5.用在反切后头,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如“塑,桑故切”。见〖反切〗。6.姓。
于:1.a)在:她生于1949年。来信已于日前收到。黄河发源于青海。b)向:问道于盲。告慰于知己。求救于人。c)给:嫁祸于人。献身于科学事业。d)对;对于:忠于祖国。有益于人民。形势于我们有利。e)自;从:青出于蓝。出于自愿。f)表示比较:大于。少于。高于。低于。g)表示被动:见笑于大方之家。2.后缀。a)动词后缀:合于。属于。在于。至于。b)形容词后缀:勇于负责。善于调度。易于了解。难于实行。“於”3.姓。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切切于心”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心里被什么东西轻轻挠了一下。它描述的是一种持续性的牵挂,像是喉咙里卡着一粒米,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比如有人丢了祖传的戒指,十年后看到柜台里相似的款式,手指还是会不自觉地抽搐——这种生理反应比记忆更诚实。
老王在工地摔断腿那年,女儿刚考上重点高中。现在他逢人就念叨:“当初要是不逞强搬那箱瓷砖……”说这话时他的假肢会发出咯吱声,仿佛生锈的铰链在替他叹息。这种经年累月的懊悔,就像嵌在掌纹里的木刺,看着不明显,碰着就疼。
为什么有些事会像复读机般在脑海循环?神经科学发现,当事件触发强烈情绪时,大脑会启动“刻录模式”。就像小时候用圆珠笔在课桌上刻字,划痕越深存留越久。但现代人更擅长另一种存储方式——朋友圈那年今日的弹窗提醒,比任何生物钟都准时。
有个有趣的悖论:我们对未拆的快递单号倒背如流,却记不住上周三午饭吃了什么。重点不在于事情本身的分量,而在于它是否触碰了某个隐秘的开关。邻居张姨总惦记着二十年前没买的那套学区房,其实她儿子早已在硅谷当上架构师。
在东京地铁站见过穿西装的上班族,他们盯着时刻表的样子,像在解码摩斯电码。这种精准的焦虑感,和山里老农守着播种期望雨的神情,本质上都是对未知的郑重其事。现代社会把“切切于心”包装成待办清单,但内核仍是原始的本能反应。
最近开始学着把耿耿于怀的事情写在风筝上。看着那些皱巴巴的便签纸在三百米高空变成小黑点,突然明白:所谓释怀不是删除记忆,而是给执念换个存储位置。就像旧手机里的照片,你不会天天翻看,但知道它好好地躺在云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