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è chǐ fèn yíng
成语解释:切齿:齿相磨切,愤恨。紧咬牙齿十分愤怒。形容非常愤怒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张奂传论》:“中官世盛,暴恣数十年,四海之内,莫不切齿愤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愤怒
繁体字形:切齒憤盈
英文翻译:Cutting teeth and getting angry
切:[qiē]1.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切西瓜。把肉切成丝儿。切断敌军退路。2.直线与圆、直线与球、圆与圆、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qiè]1.合;符合:文章切题。说话不切实际。2.贴近;亲近:切身。亲切。3.急切;殷切:迫切。恳切。回国心切。4.切实;务必:切记。切忌。切不可骄傲。5.用在反切后头,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如“塑,桑故切”。见〖反切〗。6.姓。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愤: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怒:气愤。义愤。公愤。愤世嫉俗。
盈:1.充满:充盈。丰盈。车马盈门。恶贯满盈。2.多出来;多余:盈余。盈利。3.姓。
“切齿愤盈”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它描述的情绪你一定不陌生——比如同事抢了你的功劳,领导却视而不见,你气得牙根发痒,胸口像堵了块石头。这时候如果有人问:“这人为什么如此愤怒?”答案其实就藏在成语里:切齿是生理反应,愤盈是心理状态,合起来就是情绪满到快溢出来的样子。
举个例子:老张辛苦三个月做的项目方案,被部门小王偷偷改了个标题就报给了老板。老张得知消息时,手里的咖啡杯差点捏碎,心里反复念叨:“凭什么我熬夜写的方案,功劳全成他的了?”这时候他脸上的表情,大概就是“切齿愤盈”的最佳写照。(别急着代入感太强,职场里这种事其实可以换个方式解决——比如下次记得给文件加密码)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愤怒是不是完全负面?”其实不然。就像高压锅需要泄压阀,适度的愤怒能帮人划清底线。比如邻居总在深夜装修,第三次被电钻声吵醒时,你冲到对方门口准备理论的状态,就是“切齿愤盈”在提醒你:该维护自己的权益了。不过要注意的是,别让这股气憋太久,容易伤身。
有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年轻人更喜欢用“气到原地爆炸”这种网络语,但仔细想想,“切齿愤盈”的画面感其实更强——你能想象一个人气得牙齿咯咯响,眼睛瞪得像铜铃的样子吗?这种成语就像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情绪测量仪,精准定位了愤怒的刻度。下次再遇到糟心事,不妨先默念三遍成语,说不定就能冷静下来想对策了。
说到应对方法,我倒有个亲身经历:有次网购遇到卖家发错货还态度强硬,当时确实气得不行。后来灵机一动,把聊天记录配上表情包发在社交媒体,结果网友的神评论直接让我笑场。你看,愤怒和幽默之间其实就隔着一层窗户纸,关键看我们选择用什么捅破它。毕竟生活不是成语词典,我们不必总活在咬牙切齿的状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