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ìng rén qiè chǐ
成语解释: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
成语出处:《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着《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令人切齒
英文翻译:utterly detestable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兴奋。3.美好:令名。4.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兄(称对方的哥哥)。5.时节:冬令。6.古代官名:县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临猗一带。3.复姓。[lǐng]量词。原张的纸五百张为一令。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切:[qiē]1.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切西瓜。把肉切成丝儿。切断敌军退路。2.直线与圆、直线与球、圆与圆、平面与球或球与球只有一个交点时叫做切。[qiè]1.合;符合:文章切题。说话不切实际。2.贴近;亲近:切身。亲切。3.急切;殷切:迫切。恳切。回国心切。4.切实;务必:切记。切忌。切不可骄傲。5.用在反切后头,表示前两字是注音用的反切。如“塑,桑故切”。见〖反切〗。6.姓。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令人切齿”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因极度愤怒或痛恨而咬牙切齿的状态。比如有人会问:“生活中哪些事情会让人‘令人切齿’?”举个例子,食品安全问题就曾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比如某品牌牛奶被曝添加有害物质,消费者得知真相后既震惊又愤怒,忍不住拍桌骂道:“这种行为简直令人切齿!”
另一个例子是职场中的恶意压榨。比如某公司老板长期克扣员工加班费,还威胁员工“不接受就辞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员工私下吐槽:“每次想到老板那张虚伪的笑脸,我都气得牙痒痒,真是令人切齿!”这种情绪背后,其实藏着普通人对公平的渴望。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具体事件上吗?”其实不然。比如看到电视剧里反派角色栽赃主角时,弹幕常会飘过“编剧快让坏人遭报应!看得我切齿痛心”。这说明情感共鸣才是成语使用的关键——只要触动了人们内心的正义感或同理心,哪怕虚构情节也能引发真实的情感反应。
个人认为,这类成语就像情绪的放大镜。去年邻居家宠物狗被偷,整个小区联名报警时,有位大爷跺着脚说:“光天化日偷狗,实在令人切齿!”这句话瞬间凝聚了大家的愤怒,后来还真通过监控找到了偷狗贼。可见语言的力量,有时比我们想象的更直接。
最后要注意的是,过度使用这类强烈词汇反而会削弱表达效果。就像辣椒酱虽能提味,但顿顿加就会麻木味蕾。遇到真正触碰底线的事情时,“令人切齿”才能像警钟一样敲醒人们的注意。下次遇到让你攥紧拳头的事情,不妨先深呼吸,再用这个成语精准传达那份灼热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