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í nián chuāng xià
成语解释: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成语出处: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繁体字形:十年窓下
英文翻译:in obscurity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年:1.时间的单位,公历1年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平年365日,闰年366日,每4年有1个闰年:今年。去年。2.用于计算年数:三年五载。在广州住了两年。3.每年的:年会。年鉴。年产量。4.岁数:年纪。年龄。忘年交。益寿延年。5.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6.时期;时代:近年。明朝末年。7.一年中庄稼的收成:年成。年景。丰年。歉年。8.年节:新年。过年。给大家拜年。9.有关年节的(用品):年糕。年货。年画。10.姓。
窗:窗户:纱窗。玻璃窗。窗明几净。窗外一片喧闹声。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十年窗下”常用来形容长期埋头苦读或潜心钻研的状态。比如:“他为了攻克技术难题,十年窗下不闻窗外事,终于研发出突破性产品。”这个场景下,成语不仅描绘了时间跨度,更强调了专注与坚持的珍贵。
有人会问:为什么是“十年”而不是其他数字?其实“十年”并非实指,而是比喻投入时间长、需要持续积累的领域。比如一位非遗传承人说:“竹编手艺讲究十年窗下功,手指磨破千百回才能掌握火候。”这里强调技艺精进必须经历漫长沉淀。
现代人如何理解这个成语?看这个例子:“程序员学新语言就像十年窗下,既要啃厚如砖头的文档,又要动手调试无数bug。”这种用法将传统文化意象与数字时代结合,生动展现了知识迭代加速背景下,持久学习仍是硬道理。
值得思考的是:长期专注是否必然带来成功?个人认为关键在于“有效积累”。就像培育盆景:“十年窗下修剪造型固然重要,但更要顺应植物生长规律。”盲目苦熬不如建立科学方法,这点在知识爆炸时代尤为重要。
有个有趣的现象:这个成语正在衍生出新用法。某创业者在采访中说:“我们团队三年窗下搞研发,比同行少走五年弯路。”这里缩短时间跨度,既保留了原意的坚韧感,又突显了效率提升的可能性,反映着当代社会对时间价值的重新定义。
最后看个生活化场景:“备考族自嘲进入十年窗下模式,其实距离考试只剩六十天。”这种幽默化表达揭示了一个真相——重要的不是时间长短,而是投入质量。就像种荷花,有人三月能等来满池绽放,有人十年只见浮萍,差别往往藏在看不见的耕耘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