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è
  • sh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è bù shè

成语解释: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十惡不赦

英文翻译:perpetrate every conceivable crime and be unpardonably wicked

十恶不赦的意思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恶:[è]恶劣;坏:恶习。恶意。[wù]讨厌;憎恨(跟“好”hào相对):好恶。深恶痛绝。[ě]1.[恶心](ě·xin)2.有要呕吐的感觉:胃里不舒服,一阵一阵地恶。3.厌恶;令人厌恶:这种丑事,让人恶。你别在这儿恶我了。4.揭人短处,使难堪:他太抠门儿,得找个机会恶恶他。[wū]1.同“乌2”。2.表示惊讶:恶,是何言也(啊,这是什么话)!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赦:免除或减轻刑罚:大赦。赦罪。赦免。

成语评论

提到"十恶不赦"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影视剧里大反派的结局。比如《水浒传》里陷害林冲的高俅,机关算尽却落得身败名裂,正应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老话。这个成语原指古代刑律中最严重的十种罪行,现在多用来形容罪大恶极、不可饶恕之人。

有人问:既然十恶不赦这么严重,现代社会还有适用的场景吗?其实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常看到这个词被用来描述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罪犯。比如去年某地连环纵火案的凶手,烧毁三十余间商铺却毫无悔意,这样的行为完全配得上"十恶不赦"的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在使用时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记得中学老师曾提醒我们:"说人十恶不赦前,得先看证据是否确凿。"这句话让我意识到,语言的力量既能惩恶扬善,也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剑。就像去年某网络暴力事件,当事人被片面之词贴上"十恶不赦"的标签,事后证明完全是误会。

个人认为,虽然人性确有阴暗面,但现代社会完善的司法体系正在改变"非黑即白"的评判标准。那些真正十恶不赦的罪犯终将受到法律严惩,而更多时候,我们遇到的所谓"坏人",可能只是暂时迷失在人生岔路口的普通人。保持警惕但不失宽容,或许是这个古老成语带给现代人的新启示。

当我们在文学作品中读到这个词时,不妨多留意作者的深意。比如《红楼梦》里贾雨村判葫芦案时说的"这等十恶不赦",表面在斥责凶徒,实则暗讽官场腐败。这种语言的多重意蕴,让成语在岁月长河中始终焕发着生命力。

十恶不赦的造句

  1. 造句 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
  2. 造句 这个十恶不赦的杀人犯被判处死刑,真是罪有应得!
  3. 造句 对于那些十恶不赦的歹徒,我们应该予以严惩!
  4. 造句 罪不容诛的近义词有罪大恶极、罪该万死、十恶不赦。
  5. 造句 他犯的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你还替他说情!
  6. 造句 这个罪犯嗜杀成性、十恶不赦,死有余辜。
  7. 造句 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8. 造句 这是个十恶不赦、罪该万死的匪徒,应该枪毙!
  9. 造句 真有趣,你竟然指责你的独生女儿是个十恶不赦的伪君子。
  10. 造句 这些十恶不赦的暴行,令人发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