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í
  • zhī
  • nèi
  • yǒu
  • fāng
  • c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í bù zhī nèi,bì yǒu fāng cǎo

成语解释:芳草:香草,比喻美德。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处处都有人才

繁体字形:十步之内,必有芳艸

英文翻译:Within ten steps, there must be grass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意思

十:1.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分。十成的把握。3.姓。

步:1.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步。跑步。寸步难移。走了一步棋。2.阶段:初步。事情一步比一步顺利。3.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步。4.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5.用脚走:步入会场。亦步亦趋。6.踩;踏:步人后尘。7.用脚步等量地:步一步这块地够不够三亩。8.姓。9.同“”(多用于地名):盐步。禄步。炭步(都在广东)。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内:[nèi]1.里面,与“外”相对:内部。内外。内定。内地。内阁。内行(háng)。内涵。2.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内人。内亲。内弟。3.亲近:内君子而外小人。[nà]古同“”,收入;接受。

必: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必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2.必须;一定要:事必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有一定的条件。3.姓。

有:[yǒu]1.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2.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3.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4.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5.表示大、多:有学问。6.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7.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8.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yòu]古同“”,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芳:1.香:芬芳。芳草。芳香。2.花卉:群芳。众芳。3.美好的(德行、名声):芳名。流芳百世。4.敬辞,用于对方或跟对方有关的事物:芳邻。5.姓。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草绳。草鞋。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a)汉字形体的一种:草书。草写。真草隶篆。b)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拟。

成语评论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提醒我们:哪怕在很小的范围内,也能发现值得珍惜的事物。比如你常抱怨公司没有发展空间,但隔壁部门新启动的项目或许正需要你的经验;你觉得小区生活单调,可楼下新开的读书角可能藏着志同道合的朋友。问题往往不在环境本身,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主动观察和探索。

为什么人们容易忽视近在眼前的机会?心理学中的“认知隧道效应”或许能解释:当人过度关注某个目标时,会不自觉地过滤掉周边信息。就像总想着跳槽涨薪的打工人,可能忽略了当前岗位里能积累的跨部门合作经验;急着给孩子报高价辅导班的家长,或许没发现社区退休教师组织的免费学习小组。视角的宽度,决定了我们能发现多少“芳草”。

我在创业初期曾陷入这样的误区:总认为优质客户都在大城市,直到某天发现县城超市老板的采购需求更稳定。这个经历让我明白,所谓“芳草”不一定光鲜亮丽,但必定真实存在。关键是要放下“别处的月亮更圆”的预设,像园艺师观察植物那样,带着耐心和好奇心去审视日常环境。

如何培养发现“芳草”的能力?可以试试“三分钟聚焦练习”:每天选一个熟悉场景,比如办公室茶水间或回家必经的巷口,专门寻找三个以往没注意过的细节。这个方法帮我发现了合作三年的供应商——原来他们的新产品手册就放在接待室茶几上,而我过去两年都视而不见。当我们开始主动搜寻,那些曾被忽略的价值才会逐渐显现。

下次觉得身处困境时,不妨先在十步范围内做个扫描。可能是同事桌上那本你一直想读的书,也可能是小区公告栏贴着的技能交换启事。这个世界从不缺少芳草,缺的是愿意弯腰观察的眼睛。正如老园丁常说的:最好的种子,往往埋在你已经踩实的土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