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ēng
  • h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ī mǎ chēng hǎo

成语解释: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后因以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

成语出处: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司馬稱好

英文翻译:Sima Chenghao

司马称好的意思

司:1.主持;操作;经营:司机。司炉。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级机关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部低,比处高):人事司。外交部礼宾司。3.姓。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称:[chēng]1.叫;叫做:自称。他足智多谋,人称智多星。队员都亲切地称他为老队长。2.名称:简称。俗称。3.说:称快。称便。连声称好。4.赞扬:称叹。称赏。称许。5.姓。6.测定重量:把这袋米称一称。7.举:称觞祝寿。[chèn]适合;相当:称体。称心。对称。匀称。[chèng]同“”。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成语评论

司马称好”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来源于《资治通鉴》中的典故,讲的是司马光面对复杂局面时,不急于表态,而是通过观察和思考后再表达认可的态度。比如同事在会议上提出一个大胆的方案,大家争论不休,你却先仔细分析可行性,最后说:“虽然风险存在,但方向值得尝试。”这就是一种“司马称好”的智慧。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赞同’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背后的思考过程。比如朋友突然说要辞职创业,你如果立刻拍手叫好,可能显得不够慎重;但若先询问他的计划、资源准备情况,再给出支持的建议,这种“有条件”的认可反而更显真诚。就像司马光当年面对变法争议,既不盲目反对,也不随意附和,而是基于事实判断。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种态度?想象小区要改建停车场,居民们分成两派争吵。这时候如果有人站出来说:“我理解大家担心噪音,但改造后能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不如我们先试试三个月?”既承认了反对者的顾虑,又给支持方案留出空间,这种平衡恰恰是“司马称好”的现代版演绎。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在今天尤其值得借鉴。社交媒体时代,人们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站队思维,而“司马称好”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快速表态,而在于保持理性思考的弹性。就像品茶高手不会急着评价新茶,总要等三泡之后才下结论,给信息沉淀留出时间,往往能做出更周全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称好”不等于无原则妥协。比如公司推行明显损害员工权益的政策,这时候就需要明确反对而非模棱两可。成语的启示在于:当面对复杂问题时,既要避免草率否定,也要防止盲目追捧,在深入了解后做出的判断,才是经得起推敲的选择。

下次遇到意见分歧时,不妨试试“司马称好”的思考方式。比如孩子突然想转专业,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担忧,但如果能先问:“为什么这个专业吸引你?你了解过就业前景吗?”通过对话帮助对方理清思路,这种建设性的沟通,或许比简单的支持或反对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