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ī mǎ qīng shān
成语解释: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成语出处: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极度悲伤
繁体字形:司馬青衫
英文翻译:very grieved
司:1.主持;操作;经营:司机。司炉。各司其事。2.中央部一级机关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比部低,比处高):人事司。外交部礼宾司。3.姓。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青:1.黑色:青布。青线。2.绿色(多用于植物)或蓝色(用于天空):青草。青天。3.青草或没成熟的庄稼:踏青。看青。4.青年:老中青。5.青海的简称。
衫:1.单上衣:衬衫。汗衫。棉毛衫。2.泛指衣服:衣衫。长衫。
“司马青衫”这个成语,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原本是形容诗人自己因听到琵琶曲而感伤落泪的场景。但这个词到底该怎么用呢?咱们举个接地气的例子。
比如同事小王讲起家中老猫去世时,突然红了眼眶。你可以说:“看他这司马青衫的模样,平时硬汉人设都绷不住了。”这时候有人会问:为啥用“司马青衫”而不是直接说难过?其实这个成语妙在既描绘了外在表现(湿透的青衫),又暗含了情感共鸣——就像白居易当时不仅是自己哭,更是为琵琶女的身世而共情。
再想象个生活场景。老张在同学聚会上听到初恋的消息,突然盯着酒杯发呆。妻子悄悄说:“二十年了还司马青衫呢?”这里既点破了老张的情绪,又带着调侃的意味。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用这个成语不必拘泥于“官职”或“青色衣服”,重点在传递那种深沉却克制的伤感。
有人可能会疑惑:现在都用表情包的时代,老掉牙的成语还有人懂吗?我倒觉得这正是汉语的魅力所在。当你说“他今天整个司马青衫状态”,比直白说“难过”多了层文化滤镜,就像给普通场景加了层水墨特效。不过使用时得看场合——跟长辈用可能要说清典故,跟年轻人用不妨带点幽默解释。
最后分享个观察:现代社会强调情绪管理,反而让“司马青衫”式的表达更显珍贵。毕竟能让人共情到落泪的事,往往藏着最真实的人生况味。下次见到有人对着旧照片发呆,或许可以轻轻叹一句:“真是司马青衫今犹在啊。”这句话里,既有理解,也有温度。